小说情节虽然简单,但背后却有多重隐喻。库切在书中表达了“三重耻辱”:教授和女学生的“道德之耻”,露茜被三个黑人强奸的“个人之耻”,以及非洲白人需要在土著黑人的庇护下生活的“历史之耻”。“自由人最怕的就是耻辱”,库切在《凶年纪事》里写到。这本书并不轻松,但却让人深思。教授在犯错后自辩说自己只是...
耻(同名电影原著) (南非)J.M.库切 著 更新时间:2021-10-26 18:23:14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最新章节: 第26章 注释 小说 社会200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南非作家约翰·库切的代表作之一。《耻》是一本极具可读性,且从内容到寓意都具有十分丰富的层次的小说。五十二岁的戴维·卢里教授离了婚;他充满欲望,却...
读完这本书后,我又查了一些关于这本书的解读,发现书中有三个层次的主题:卢里与女学生发生关系的“道德之耻”,露茜被强奸的“个人之耻”,以及南非白人在后殖民时期不得不向当地黑人寻求庇护的“历史之耻”。层次非常清晰。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库切的写作风格。他的笔调平和,不加藻饰,但却有着深邃的洞察和反思。...
“让我们就从那个不同寻常的动词篡夺(usurp upon)说起吧。”对于库切《耻》这一具有多重阐释可能的后殖民文本,《耻》最初的中译者将“篡夺”一词视为“解读库切这部寓意丰富的作品的一个切入点”。但遗憾的是,中译者将“篡夺”理解为广义上的非法越界,泛化且简单化了其内涵,模糊了“篡夺”的后殖民指向,也便...
[摘 要]《耻》是200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J. M. 库切的名作,不仅助其摘得布克奖,而且自出版之日起便受到学界持久而广泛的关注。然而,迄今为止,所有已有的主题研究均聚焦于对情节层面的意义之多元性展开挖掘和探讨。而事实上,《耻》是一个具有双重叙事运动的...
而卢里的闯入,即是一次所谓“文明”与野蛮的斗争,库切借由卢里的他者视角注视着非洲土地上男人与女人、白人与黑人、人与自然、过去与历史之间的角力,然而他又清楚这场角力注定不会有什么结果,只有个体的命运在众目睽睽之中被名为“耻”的力量活生生撕裂。想到这点后,也渐渐能理解露茜最后的妥协,她并非是卢里...
库切与其他非洲作家不同,他没有将全部力量用在政治上,而是专注于刻画人物,凸显人性。库切是一位才华横溢的作家,他的写作妙语连珠,读他的书是一种乐趣。书中的许多句子单独看都充满了生命力,比如:“他继续在大学里执教,因为这是他的生计所系;也因为这教给他谦卑做人,让他明白他在这个世界上的位置。这其中蕴含...
南非的种族隔离制度一直是库切创作的基本主题。《耻》出版的时间,恰好是南非种族隔离制度废除五年之后。当时的政治气氛正如作者所言,“传统的殖民社会土崩瓦解,白人和黑人的个人生活都处于政治风云激荡的社会之中。” 《耻》的主人公戴维·卢里的女儿露茜遭三个黑人 *** 这一章节,是全文的 *** 部分。在这一事件...
作者: [南非] J.M. 库切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原作名: Disgrace 译者: 冯涛 出版年: 2021-9 ISBN: 9787020169368 严格意义上来说,我是很有目的地来读这本书的。我对库切一无所知,但根据“队友726974700”,我应该是多少知道的。我深陷耻辱,在很大程度上无法直视自己的肉体与精神。有一种粘滞存在,而我...
约翰·马克斯韦尔·库切,1940年2月9日出生于南非开普敦,南非白人小说家、文学评论家、翻译家,大学教授。1983年以《迈克尔K的生活和时代》赢得英国布克奖,1999年又以《耻》再度获布克奖,成为有史以来第一位赢得两次布克奖的作家。2003年获得年诺贝尔文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