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拿1800年》是一部哲学人物群像著作,讲述了18世纪末19世纪初德国耶拿知识分子的生活和思想。《耶拿1800年》,作者: [德] 彼得·诺伊曼,译者: 张见微,望mountain|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4年5月。1 前段时间过世的德国哲学史家迪特·亨利希在《在康德与黑格尔之间:观念史讲座》中试图告诉人们一个有些出乎很多...
《耶拿1800年》是一部哲学人物群像著作,讲述了18世纪末19世纪初德国耶拿知识分子的生活和思想。 《耶拿1800年》,作者: [德] 彼得·诺伊曼,译者: 张见微,望mountain|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4年5月。 1 前段时间过世的德国哲学史家迪特·亨利希在《在康德与黑格尔之间:观念史讲座》中试图告诉人们一个有些出乎很多...
耶拿-魏玛这对双子城位于德国东部,若两百多年后走在耶拿或魏玛不甚繁华的街头,会感到它们或许并没有经历或遭遇什么现代性危机,两百多年来时间就像是静止的一般。彼得·诺依曼说,“当革命在巴黎已宣告结束,它在耶拿才刚刚开始。”(彼得·诺依曼:《耶拿1800年:自由精神的共和...
作为一部思想史,德国学者彼得·诺伊曼的《耶拿1800年:自由精神的共和国》(以下简称《耶拿1800年》)并不意欲呈现18世纪末19世纪初德意志思想文化的全景,而是以点带面,讲述1800年前后发生在萨克森-魏玛公国治下小城耶拿的因缘际会,透过那些学者文士间的一次次相遇与告别,为这剧变的时代留下一帧剪影。 《耶拿1800:自由...
书名叫《耶拿1800年》,是耶拿一八零零年,不是耶拿一千八百年。 这本书写的是1800年的德国耶拿,当时那里是天才成群结队聚集的地方。 ① 18世纪末19世纪初是德国社会与思想重大变革的时期,毫不夸张地说,这一时代影响了后面150年的历史。当时,法国大革命已经发生,其带来的... (展开) 5 2回应 König vom ...
书名叫《耶拿1800年》,是耶拿一八零零年,不是耶拿一千八百年。 这本书写的是1800年的德国耶拿,当时那里是天才成群结队聚集的地方。 ① 18世纪末19世纪初是德国社会与思想重大变革的时期,毫不夸张地说,这一时代影响了后面150年的历史。当时,法国大革命已经发生,其带来的... (展开) 5 2回应 König...
《耶拿1800年》:当天才们成群地涌入这座宁静的小镇 歌德、黑格尔、席勒、谢林、费希特、施莱格尔……这些如雷贯耳的名字,集体出现在一个小镇的时候,会是什么样的景象?在《耶拿1800年》这本书中,彼得·诺依曼以精湛的笔触,将我们带回了那个风起云涌的时代,让我们可以见识到那些思想巨擘们如何在耶拿这座小镇上...
📖《耶拿1800年:自由精神的共和国》彼得·诺伊曼 Peter Neumann 张见微译 / 1800年,是新世纪,是作者抵达耶拿的一个时间切面。此前,1789年巴黎攻占巴士底狱,1792年路易十六被法国国民大会废黜。此后,1804年5月,拿破仑自我加冕为法国皇帝;1806年10月13日,法国军队入侵耶拿;次日,普鲁士军队逃离耶拿。从启蒙思想中孕育...
在1800年的耶拿,一场思想的风暴正在酝酿。歌德、黑格尔、席勒、谢林、费希特、施莱格尔……这些璀璨的星辰,仿佛不约而同地汇聚在这座宁静的小镇,他们的思想激荡,仿佛要撕裂那个充满不确定和恐惧的时代。空气中弥漫着战争的气息,一切都将在耶拿见分晓。未来从未如此不确定,似乎还未到来,就已成为过去。时间裂成了此前...
《耶拿1800》年的妙处之一,你可以按照时间线读,也可以根据你感兴趣的人物读—曾经这是我阅读小说的习惯,先看大方向,然后在被时间,事件推着走的时候回看人物主动的,被迫的做出的选择,想不到在一本有关哲学和思想的书籍里可以有这种奇妙的体验。 “诺伊曼拒绝将个人生活与哲学思想分开”拒绝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