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千屈菜科 原植物:耳基水苋 植物情况:草本 直立,无毛,高15-60cm。茎少分枝,上部通常4棱或略具狭翅; 叶对生,无柄;叶片膜质,狭针形或长国1.5-7.5cm,宽3-15mm,先端渐尖或稍急尖,基部扩大,多少呈心状耳形,半抱茎;中脉在叶上面平坦,在下面稍凸起,侧脉不明显。 聚伞花...
针对耳叶水苋草的防除,可以采取农业防除和化学防除相结合的方法。 1. 农业防除措施:通过合理的耕作制度、田间管理和水层控制等手段,降低耳叶水苋草的发生和危害。例如,做好土壤翻耕,破坏杂草的地下根系;保持田间水层,抑制杂草的出苗和生长;加强田间巡查,及时拔除已出土的...
药材基原为千屈菜科植物耳基水苋的全草。Ammannia arenaria H.B.K[A. auriculata Willd. A. auriculata Willd.var. arenaria Koehne]。夏、秋季采收,洗净,切碎,鲜用或晒干。 性味归经味甘;淡;性平。归脾;膀胱经 功能主治健脾利湿;行气散瘀。主脾虚厌食;胸膈满闷;急慢性膀胱炎;妇女带下;跌打瘀肿作痛 ...
也有农友反映说使用氯氟吡氧乙酸防除水苋会出现返青的情况,可考虑换灵斯科氯氟吡啶酯防除,水苋对其较敏感,较低含量就能防除,而且安全性相对较好。茎叶处理施药要注意药前排水,药后24-48小时回水,可加入高效助剂,提高防效。若是直播稻,也可考虑用含安全剂的苄嘧·丙草胺、丁草胺进行封闭,对水苋出苗有...
耳水苋,又名金桃仔和大仙桃草,以其独特的拉丁学名Ammannia arenaria H.B.K而知名,其中A. auriculata Willd.和A. auriculata Willd.var. arenaria Koehne是其变种标识。在传统医学中,耳水苋被归类于脾经和膀胱经的范围。作为一种草本植物,耳水苋具有甘淡的口感,其性味平和,适宜于多种用途。
耳水苋为千屈菜科耳水苋,以全草入药;治急、慢性膀胱炎,白带过多。【别名】水旱莲 【来源】千屈菜科耳水苋Ammannia auriculata Willd.,以全草入药。 【生境分布】长江流域各地。 【功能主治】治急、慢性膀胱炎,白带过多。 【用法用量】4~8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耳水苋是一种具有独特药用价值的植物,其功效主要体现在健脾利湿和行气散瘀方面。它属于健脾利湿药和行气散瘀药的范畴,能够帮助改善脾虚患者食欲不振的情况,缓解胸膈满闷的不适感。对于急慢性膀胱炎的治疗,耳水苋也有一定的作用,能够有效缓解相关症状。此外,它还适用于妇女带下问题的调理,对于跌打瘀...
核心提示:耳水苋-【中药】:耳水苋,水旱莲,膀胱炎,白带 -长江流域,生境,水旱,膀胱炎,白带,别名,用量,摘录,汇编,用法,分布,功能主治,Willd,auriculata,Ammannia 【别名】水旱莲 【来源】千屈菜科耳水苋Ammannia auriculata Willd.,以全草入药。 【生境分布】长江流域各地。
一、中文名称:耳基水苋 二、别名:耳基水苋菜、耳水苋、水旱莲 三、英文名:Ammannia arenaria H. B. K. 四、分类:千屈菜科耳基水苋属 五、形态特征:1年生草本。 1、根:分枝多,细长。 2、茎:直立,4棱,常多分枝,具狭翅。株高15~60cm。 3、叶:膜质,对生,无柄。狭披针形或矩圆状披针形,长1.5~7cm,宽...
耳水苋的主要功效在于治疗急性和慢性膀胱炎,以及白带过多等妇科疾病。在中医理论中,耳水苋性味甘、淡,归心、肝、膀胱经,具有清热解毒、利湿通淋的作用。 在实际应用中,耳水苋的用量一般为4~8钱,可煎汤内服。值得一提的是,耳水苋在治疗疾病的同时,还能起到一定的保健作用,如增强免疫力、抗氧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