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植物免疫性的表现 植物的免疫性表现在避病性、抗病性及耐病性三方面。 1.1.植物的避病性 自然界的各种病原物几乎都有一个最适宜的发生和传播期,这是因为病原物的生长、传播及繁殖对周围的自然环境有一定的要求,如温度、湿度、酸碱度等,使其生长周期与节气相关。比如马铃薯晚疫病的病原菌大量发生和传播的最...
耐病性是一个表示侵染与病情、病情与损失之间相对数量关系的概念。只能在相同侵染水平或发病水平下,定量比较不同植物或不同品种的发病程度和损失率才能确定其耐病水平。 1894年,科布(Nathan Augustus Cobb)在澳大利亚发现严重感染锈病的小麦品种仍有较高的产量这一现象。此后,各国学者相继研究了小麦、大麦、燕麦和玉米...
百度试题 题目[名词解释] 耐病性(tolerance)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一些寄主植物在受到病原物浸染以后,虽然表现明显的病害症状,甚至相当严重,但仍然可以获得较高的产量。有人称此为抗损害性或耐害性。反馈 收藏
植物的避病(diseaseescape)和耐病(diseasetolerance)构成了植物防卫系统最初和最后两道防线,即逃避接触和减少损失。这种广义的抗病性与抗侵入、抗扩展和抗繁殖有着不同的遗传基础和生理基础。栽培措施、环境条件和病原物状态对两者都有重要影响,有时这些因素本身也能导致植物避病或耐病,但这已超出...
耐病性与抗病性不同。植物的抗病性策略包括阻止侵入、迅速消除侵染与阻滞病原物在寄主体内扩展等不同类型,但都是降低寄生物本身的繁殖潜力,从而都降低了病原菌的适合度。耐病性并非限制侵染本身,而是降低了侵染所造成的寄主适合度损失。
本文将介绍一些方法和策略,以提高农作物的耐病性与抗性。 一、选择优良品种 选择具有耐病性的优良品种是提高农作物抗性的基础。农作物的耐病性往往受遗传因素的影响,因此选育具有抗病性基因的品种是非常重要的。通过杂交育种和基因编辑等技术手段,科学家可以将抗病性基因导入到农作物中,提高其抗病性能力。此外,也...
苹果栽培涉及多个品种和亚种,每个品种都具有独特的性状和特征。遗传多样性是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结果,它赋予了苹果不同的形态、生长习性和抗逆性。研究苹果的遗传多样性有助于了解不同品种之间的关系,揭示它们的亲缘关系,以及潜在的耐病性和抗逆性基因。另一方面,苹果产业受到多种病害的威胁,如火焰病(fire blight...
百度试题 题目【名词解释】耐病性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耐病性(disease tolerance)是1993年公布的农学名词。反馈 收藏
植物免疫的机制 植物具有三方面的免疫性:避病性、抗病性及耐病性。1.1.植物的避病性 植物通过发展出使其最易染病期避开病原物大量发生和传播期的免疫机制,免受或少受病原物入侵。这一特性是生物间协同进化的结果,自然选择作用下,植物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最终种群获得了避病性。1.2.植物的抗病...
免疫防御与耐病性的研究展望 01动物的免疫防御机制 非特异性免疫防御 屏障结构:皮肤、黏膜等天然屏障,阻止病原微生物的侵入固有免疫细胞:吞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等,对病原微生物进行吞噬和杀灭固有免疫分子:补体、激肽等,通过调理吞噬、溶解细胞等方式增强免疫力炎症反应:红肿热痛等炎症反应,帮助抵御病原微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