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功司长官为考功郎中,最初设立于三国时期,曹魏曾置尚书考功郎,掌尚书考功曹,以考课官吏。其资历浅者为郎中,深者可转侍郎,皆称郎。晋及南朝不置,北魏复置,北齐沿置,到了隋文帝时期,改置考功侍郎,炀帝改为考功郎,唐朝改为考功郎中,品秩为从五品上。 隋文帝时期,在考功司郎中下面设置一个副职,即考功员...
历史官职> 考功郎中 官名。三国魏曾置尚书考功郎,掌尚书考功曹,以考课官吏。其资历浅者为郎中,深者可转侍郎,皆称郎。晋及南朝不置,北魏复置,孝文帝太和十七年 (493) 定秩五品上,二十三年改六品。北齐沿置,为尚书省吏部属下考功曹长官,掌考第及秀、孝贡士等。隋文帝改置考功侍郎,炀帝改郎。唐高祖武德三...
各司的主要领导就是指的郎中,是六部中层主要领导干部。吏部的主要领导为吏部尚书和吏部侍郎。吏部之下设有文选清吏司、验封司、稽勋司和考功司等各司。这些司官的权力不可谓不大。比如,考功司负责的是对官员特别是京官的考核和处分,也就是说哪个官员考核能不能通过,考核的结果怎么样,考功司是有很大话语权的。
材料一:考功郎中、员外郎各一人,掌文武百官功过、善恶之考法及其行状。……其考法,凡百司之长,岁较其属功过,差以九等,大合众而读之。流内之官,叙以四善:一曰德义有闻,二曰情慎明著,三曰公平可称,四曰恪勤匪懈。善状之外有二十七最:一曰献可替否,拾遗补阙,为近侍之最;二曰铨衡人物,擢尽才良,为...
考功郎中四 增诗唐白居易送考功崔郎中赴阙诗曰称意新官又少年秋凉身健好朝天青云上了无多路却要徐驱稳著鞭 增制唐钱珝授赵昌翰考功郎中制曰敕具官赵昌翰国之旧章系会府者仅二十六七坐曹郎见坠不举焉用官为而善最之法所坠尤重非精才强力安能举之昌翰以名家子实自修整为县罢去翛然自安公卿有知己之门车马...
1、唐代考功郎中研究本文是社会学论文,有唐一代,考功郎中的设置、职掌、选任及迁转皆有相当的变化。自武德四年(621)设置行台考功郎中,到武德九年(626)废行台,文武百官考课由尚书省吏部考功司负责,终唐不废。考功郎中的主要职能即判京官考课,其下属员外郎判地方官考课,官员的选拔与管理进一步加强。唐中叶...
历史知识> 考功郎中 官名。三国魏置尚书考功郎,为考功曹之长。其资浅者为郎中,资深者可转侍郎,皆称郎。晋、南朝不置。北魏复置,太和十七年(493)定秩五品上,二十三年改六品。北齐沿置,为吏部考功曹长官。隋文帝改置考功侍郎,炀帝改郎。唐武德三年(620),复为郎中,置一人,从五品上,掌京官考课,初兼贡举,...
北齐承袭了北魏的选官制度,在各州县设中正官,由京官兼任。但是被举荐的人才,还需要经过一定的程序才能为官。《通典》云:“其课试之法,中书策秀才,集书策贡士,考功郎中策廉良。” 士子有脱误者,呼起立席后;书有滥劣者,饮墨水一升;文理孟浪者,夺席脱容刀(没收佩刀)。” 据此可知,北齐的选官制度( )A. ...
小提示:卢纶的赴池州拜觐舅氏留上考功郎中舅(时舅氏初贬官池州)拼音读音来自AI,仅供参考,如发现错误,请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反馈给我们,谢谢! 朗读 768喜欢 打赏 完善 沾衣蹉跎桑榆生长血泪别国同族贬官外家酷似 卢纶 卢纶(约737-约799),字允言,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汉族,河中蒲(今山西省永济县)人。天宝末...
答案: “以考功郎中知制诰”出自: 唐代 杜牧的 《七绝一首》, 诗句拼音为: yǐ kǎo gōng láng zhōng zhī zhì gào 。 问题2:“以考功郎中知制诰”的上一句是什么? 答案: “以考功郎中知制诰”的上一句是: 逾年 , 诗句拼音为: yú nián 。 问题3:“以考功郎中知制诰”的下一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