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民国饭店,古代也叫客栈、邸舍、饭铺、饭馆,此饭馆档次很高,主营火锅,穿长旗袍的店小二正端着火锅给客人上菜。 书肆,最早起源于汉代。各朝代称呼各不相同,有书林、书铺、书棚、书堂、书屋、书籍铺、书经籍铺,宋代以后统称为书坊。随着宋朝活字印刷术盛行起来,纸做的书籍就不在那么珍贵,但也绝非穷苦人能卖的...
说起老北京,除了浑厚久远的古代建筑和历史文化,最知名的就是老北京的小吃了。下面的这组老照片是1950年拍摄的,记录了那个时代老北京街头的各种特色小吃和小饭馆。看了这些照片,会让你对老北京的餐饮文化有更深的认识。图为1950年的北京北海边上,挤挤挨挨的摆满了桌子,游客们可以边品尝小吃,边观赏景色。195...
大图模式 “这家饭馆是市里面最好的餐馆,几分钱就能吃到面条和糕点。”那时的厨师可不像现在,随便学一下就能开饭店,当时本身饭馆就很少,厨师的手艺和敬业精神可是不一般。 大图模式 当时几分钱就能吃到的面条,在他们的手里也能做出美味。 大图模式 当时虽说物质条件不是太好,但是人的精神面貌还是很积极向上的...
这样的茶摊就比上一个路边的茶摊就体面多了,只不过和电视里比差距还是很大。这是电视里的茶摊,和清末老照片中茶摊差距太大了,不过毕竟艺术高于生活,电视里不可能演的像真实历史中一样寒酸。这张老照片中是清末路边饭馆的真实样子,这样的饭馆你见过吗?这是清末火车站的样子,站在左边的这位是当年的铁路警察,...
戴墨镜的这位警察叔叔可真帅。看到这照片,就想到了电影《今天我休息》里的警察马天明。 外滩附近的一条被上海人称为“弹咯路”的小马路,满是小饭馆 ,饭馆门口还挂着鲜啤酒的霓虹灯广告。这可是1957年,六十年前啊。大上海,就是不一样。魔都,不愧是魔都。我就一个字,服!
而左侧的年轻人,则随意多了,他直接光着脚,穿着袍服就来到饭馆聚餐。这就好比晚上喝酒撸串,穿拖鞋短裤的,肯定是攒局的人非常熟的朋友。通过着装就知道,他们是不同圈子的人。所以能聚到一起并不是常事。俗话说,无酒不成席,肯定是要喝点小酒才有气氛。这张普通的八仙桌,并没有雕花,他们的坐的竹凳子...
老照片:八十八年天津的老照片,记得三毛饭馆吗? 天津,以水陆交通而兴,为我国北部第一大口岸,被誉为“河海要冲”、“九河下梢”。这套旧相片是一九八八年在天津所拍的。这张照片是天津在1988的时候,从海河上看天津还没有什么高楼,那时候的天津市已经相当于一个县级市了。 天津海河,1988的时候,在河畔有一条散步...
1902年,在广东省广州市一家小饭馆内,三名长衫男子赤脚用餐。虽然南方已经是经济中心,可看看三个人才点了一道菜,生活也是很拮据。一人一壶酒,穷开心。北京城的豪宅,二层,这房子放在今天资产上亿吧。一家之主坐在楼前,意兴阑珊。他的妻妾都在二楼看风景。虽然妻妾成群,能够继承家产的只有正妻的嫡子!一位...
摄图新视界提供微笑的美女,在老饭馆吃饭图片下载,另有brakefast,盅,好奇,delicius,菜,门,饮料,双眼,脸,食品,新鲜,友,女孩,玻璃,手图片搜索供您浏览下载,每张图片均有版权可放心商用,您正在浏览的图片为1si4rv
老照片:1984年的桂林生活,小饭馆里的馄饨才2毛钱一碗 桂林,地处华南,湘桂走廊南端,是著名风景游览城市。本组老照片拍摄于1984年的桂林,是一位外国摄影师游览桂林市所拍下的当时的桂林生活百态。图为1984年的桂林,正在打捞水草的一位年轻姑娘,打捞上来的水草晒干后可以生火,也可以喂养牲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