禀天质之至美,凌岁寒而独开!梅花,花中四君子之一,傲而不俗。梅寿可逾千载,枝干虬劲,身姿苍古,枝头却新花绽放。梅之夭夭,境界高远,老梅经常是文人画家笔下的素材,傲骨高洁,个性独特,时代精神的所向。 老梅愈老愈精神,古诗词里老梅的,暗香疏影,孤芳一世,太惊艳了! 老梅 宋-赵蕃 稚梅非不佳,颜色终敷腴。
岂独惜花长欲醉,相宜尤是雪寒天。”北宋 · 黄裳《梅花 》宋朝人热爱梅花。因为经历过盛唐鼎盛,晚唐战乱的人们,不再狂热于牡丹的艳冶,而渴望长久安定。那耐寒的梅花,冬有花,夏有果,生生不息,更能代表一个民族的文化和心理。梅花花期长,在冬至前就有早梅,十二月是梅花盛花期,迎春迎年,跨年又有春梅。
夫梅,始自花光仁老。宋朝哲宗时,僧住衡山花光寺,老僧酷爱梅,唯所居方丈室屋边亦植数本。每花发时,辄床据于其下,吟咏终日,人莫能知其意。月夜未寝,见疏影横于其纸窗,萧然可爱,遂以笔戏摹其影,凌晨视之,殊有月夜之思。因此,学画而得其无诤三昧,名播于世...
今冬,由于气温偏暖,六安城区公园、学校和小区里的腊梅、红梅提前绽放,馨香扑鼻,爱好摄影的市民边赏花边拍照,乐享冬日暖阳。其中,皖西学院花开满枝头的百年老梅,尤其引人注目(下图)。相传这两颗梅花还是朱(蕴山)先生创办三甲农校时种的,王明在这读书时就有此梅树。老校(六安师范)早已不在,此梅树正是2003...
雪中独放花香气, 争先恐后引游来。 4. 冬日寒风吹未停, 狼烟四起恶势汹。 唯有老梅难屈伏, 忠贞不负千年心。 5. 玉树琼枝与世争, 大雪纷飞不见倾。 青松旁开一朵梅, 惹得人人不敢争。 6. 枝头几片新梅花, 芬芳扑鼻似春天。 红色娇艳迷了眼, 让人心醉意犹欢。 7. 梅花一枝独自开, 轻轻摇曳迎风...
花芬芳诱人香 武林新贵 8 漂亮 来自iPhone客户端15楼2021-01-23 08:38 回复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看高清直播、视频!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14回复贴,共1页 <返回梅花吧 发表回复 发贴请遵守贴吧协议及“七条底线”贴吧投诉 发表 保存至快速回贴 ©...
一到来年春天,梅花便舒展筋骨,重新长出嫩绿的新枝。这种大自然的神奇现象,无不让人为之赞叹。今年计划前往梅花山,捕捉一些老梅桩的影像,与大家共同欣赏。梅花山上,老梅树丛生,若细心留意,便会发现一个别样的景象:许多梅花并非盛开在枝条之上,而是绽放于梅桩的树干之中,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树干开花”之美...
老梅迎春更著花 《矫枝风雪里 含笑报春来》 138×69cm □刘亚华 很久以前,我曾对梅花题材的国画作品存有一些偏见,认为这类题材大多缺乏新意,少有见到雅俗共赏的佳作。因此,在业余时间研究和收藏国画作品时,我有意无意地回避,一度这一题材的收藏就成了空白。后来对国画梅花作品产生浓烈的兴趣并进而做一些研究,...
弘仁(1610—1663),俗姓江,名韬,字六奇,后改名舫,字鸥盟。新安(今安徽歙县)人,明末诸生。明亡后清兵进逼徽州时,曾参加反清复明斗争,后于武夷山落发为僧,法名弘仁,字无智,号渐江,又号梅花古衲。数年后重返故里,一心研习画学。此画仅绘梅花一枝,梅花几朵,老枝虬曲,却丝毫不影响其表现。
离将要关闭还有一个星期的时间,3月3日清晨,我今年第三次进入这个梅林之中,再一次感受这里的寒梅凌雪,春梅迎辉,密影倒垂,疏影横斜。与其他赏梅景区不同的是,栽培园中陈列的梅花以盆栽的老梅桩为主,枝丫虬劲,新花娇艳,在简陋小路的反衬下,更显示出梅花的雅致端庄,妩媚动人。据园中工作人员介绍,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