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拱宸桥边,城外的「老杭州人」近代以来,杭州逐渐兴起现代化的纺织工业,而拱宸桥借地利之便,一跃成为纺织工业的中心。与此同时,拱宸桥以北、桥东数百亩的土地,作为甲午战争战败的结果,成了日本租界。福兮祸兮,拱宸桥一带,从此竟成了接轨现代文明的桥头堡:浙江第一盏电灯诞生于此;浙江第一条铁路,以此...
老一代的杭州人也有喜欢用油煎了吃的,就着小米粥,有一种小日子的平和与温暖。 麻糍 杭州的小食说不尽,比起满汉全席,小吃、点心有些微不足道,有些乡土野趣,但却也饱含着不少城市的记忆,因为那种味道里有爱,有回忆,也有无法追溯的珍贵时光。 相关搜索 杭州有什么好吃的 杭州吴山景区 杭州吴山 作者最新文章 嘘...
吃“五黄”农历五月,老杭州人称之为“五黄月”。“五黄月”因有五种带“黄”字的食物在这个月份上市而得名。根据传统习惯,在端午节这一天,杭州人必须食用雄黄酒(雄黄有毒性,一般都用黄酒代替雄黄酒)、黄鳝、黄鱼、黄瓜、咸鸭蛋黄,人称“吃五黄”。▲“五黄”...
照片拍摄于1917年杭州。图中的两个小朋友在合力扛着一担柴,那个年代小小年纪就开始干活,那幼小的身躯和茫然的眼神看了让人心酸不已,不得不说是旧社会的悲哀,所以我们要珍惜现在的好生活。照片拍摄于1917年杭州。图中是一家柴禾店。中国用柴禾做饭从古到今已有几千年历史,用柴禾做饭除了上山捡柴禾外就是到...
在这片方言孤岛中,老杭州人习惯使用南方极其少有的“儿话音”,同时也不使用具有标志吴侬软语特色的人称用词“侬、夷”等词,而是取代以非常北方话的“你我他”词汇。除此之外,杭州话中的古日母字“儿、二、耳”等字都只有[əɹ]一读,相当于吴语其它地方的文读,接近北京话。由此来看,杭州话是绝对的南方...
这场雨就是杭州的桂花雨。对杭州人而言,任梅花傲骨,牡丹国色,也抵不上桂花在他们心里的分量。到了秋天,赏桂、吃桂花糕、饮桂花龙井是必不可少的,大家纷纷呼朋引伴:“到桂花厅看桂花去不去呀?”“桂花厅”是老杭州人一到秋天就常常挂在嘴上的地方,但多少年来很多人只知其名,不知道它的具体所在。杭...
那就是老杭州人的比例越来越低了,新杭州人越来越多了。老杭州人不仅人越来越少了,老龄化也越来越严重。以后的杭州真的就是新杭州人的了。也许未来的杭州的小吃真的就是牛肉汤,胡辣汤了,烧饼了,片儿川啥的就是记忆了。真的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这些新杭州人最终也要变成后来的老杭州人。
全程约90分钟)夜航航线:滨江码头-钱江龙-杭州印-西兴大桥-奥体中心-钱江世纪城-欣赏钱江新城灯光秀-杭广电视台-远眺复兴大桥-钱王射潮-返回滨江码头(全程约70分钟)资料/市档案馆、杭州拥江发布 原标题:《100多年前钱塘江上有多热闹?浙江第一码头长什么样?这里有老杭州人满满的回忆》
不少老杭州人的恋情在此开始 谈起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68岁的吴阿姨抑制不住地激动。1979年,彼时20岁出头的她应聘进了杭州某服装厂,没干多久,她就被抽调到当时的杭州下城区人防办。 1969年,从机关学校到工厂,街道各行各业、各个单位,都掀起了一场声势...
这一座西式老建筑,无论是晴天雨天,这里常年有网红、模特和拍婚纱的新人,在摄影师指挥下摆着各种姿势。叶景葵 110多年前,这里是中国最早的商业银行之一浙江兴业银行的总行。提到浙江兴业银行,不得不提一个杭州人叶景葵,他执掌浙兴的30多年间,该行成为民国时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商业银行。叶景葵是实业家,同时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