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老了眉毛长,故称眉寿;万寿,指大寿、高寿之意;也有指人长寿高龄为遐龄。 有一种旧俗,过生日前一天,家里人和关系较近的亲友来祝寿,称暖寿。 以上这些称谓,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年龄划分,而是带有一定文化色彩的表达方式。 古时对男女年龄称呼也有所区别,一般...
老年人古文称谓 老年人古文称谓有很多,以下是部分常见的称谓: 60岁:称“花甲”、“花甲之年”或“耆”、“耆老”。“耆”是《礼记·曲记篇》里对60岁的称谓,又因为历来都以60岁为老,所以又在“耆”后面加个“老”字,称60岁为“耆老”。 70岁:称“古稀”、“古稀之年”或“老”、“老传”。唐代大...
老年人的称谓 引用自垂垂一老翁老年人的称谓 中国传统上对于老年人的高龄有些褒义的称谓。或曰对老年人的别称。 ◆60岁:耳顺之年、花甲之年、耆褒义〔qí]艾:古称六十岁的人为“耆”。下寿:古人以六十为下寿。 ◆61岁:还历寿。 ◆70岁:从心之年、古稀之年:、悬车之年、杖围之年。中寿:七十为中寿。耄...
在古代中国,老年人的称谓有很多种,每一种称谓都有其特定的意义和用法。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古代中国人对老年人的古文称谓吧。 1. 老前辈:这是对长辈的一种尊称,表示对老人的敬重和尊重。在古代社会中,年长者往往被尊称为“前辈”,以示长者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地位。 第二篇示例: 老年人自古以来在社会中扮演着重要...
一、老人的别称:100岁:期颐,指百岁高寿。108岁:茶寿,茶字上面廿,下面为八十八,二者相加得108岁。二、形容老人的汉字:公、倪、华、叟、庞、宿、妪、姁、姥、娭、婆、孤、旄、老、耄、耆、耋、柭、眲、矍、癃。三、形容老人的词语:阿妈、阿母、艾孀、安车、尊老、自老、尊宿、烛武、...
在我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老年人的年龄起点标准为60周岁。那么,60岁及以后的各个年龄段,又有哪些特别的称谓呢?例如,60岁被称为耳顺之年、花甲之年,也古称耆艾;61岁则被称为还历寿。到了70岁,便有了从心之年、古稀之年等美誉,民间更有“人到七十古来稀”的说法。此外,还有77岁的喜寿,80...
老年 耳顺、耳顺之年、花甲之年:均指60岁。 高龄:敬辞,称老人的年龄,多指60岁以上。 耆:古称60岁的人为“耆”。 花甲:我国古代用干支记时间。天干有十,地支十二,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按照顺序搭配成六十个单位,通常就叫作“六十花甲子”,也称“花甲”。把这种记时间的词语移...
耄耋之年耄,年纪约八、九十岁。耋,年纪为七十岁。耄耋指年纪很大的人。又如:耄儿(老人和儿童);耄年(老年);耄老(老年、老年人);耄荒(年老);耄学(年耄硕学之士);耄聩(年老糊涂);耄勤(年老倦勤);耄期(高年);耄耋(八十岁的年龄;高龄、高寿);耄儒(老儒)。又如:耋老(年老...
我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老年人的年龄起点标准是60周岁,那么60岁以后的各年龄段对老年人的称谓有哪些呢?60岁:耳顺之年、花甲之年、耆艾;古称六十岁的人为“耆”。下寿:古人以六十为下寿。61岁:还历寿。70岁:从心之年、古稀之年、悬车之年、杖围之年。中寿:七十为中寿。耄:民间有“人到七十...
可不止这样,古人对老年人的称谓可真讲究,比如“耄耋之年”,这可是指八九十岁了,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儿神秘?那时候,老年人可算是家庭的宝藏,哪儿有问题,老爷子或者老奶奶总能一语道破。 再说说“白头翁”这个称呼,古人可爱用“翁”这个字,听着就有种沧桑感。你想啊,白发苍苍,像是历经风霜,谁不愿意把这样的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