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至2013年8月,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和荆州文物保护中心组成考古队,对位于成都金牛区天回镇(老官山)、成都地铁三号线建设工地的一处西汉时期墓地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该墓葬内发现920支医学竹简和50枚木牍,统称“老官山汉墓医简”或天回医简,共约两万...
老官山天回医简就是扁鹊医书 诵读:孙少清 老官山天回医简 就是扁鹊医书 2012年,成都地铁3号线修至天回镇时,意外发现一处西汉墓葬。考古人员随即抢救性发掘,出土了 900 余枚包含医学内容的简牍,这就是著名的“天回医简”。这批珍贵...
此次医简里几味川中药的出现,就进一步印证了早在西汉初年川中药就已经普遍入药治病了,但病名和疗方却不同,表明成都存在着一个相对独立传播的医学派系,也进一步证实东汉时期广汉的涪翁、程高、郭玉等以脉诊为特色的诸多名医都是扁鹊学派的继承人。 老官山医简的发现还证实,在西汉早期医术与巫术已然分家。马王堆医书虽...
此次医简里几味川中药的出现,就进一步印证了早在西汉初年川中药就已经普遍入药治病了,但病名和疗方却不同,表明成都存在着一个相对独立传播的医学派系,也进一步证实东汉时期广汉的涪翁、程高、郭玉等以脉诊为特色的诸多名医都是扁鹊学派的继承人。 老官山医简的发现还证实,在西汉早期医术与巫术已然分家。马王堆医书虽...
在众多展品中,老官山汉墓出土的人体经穴漆木人和医简尤为引人注目。这批文物自三年前在成都天回镇重现以来,便一直备受瞩目。老官山汉墓医简揭示了扁鹊学派失传的中医经典。医简中详细记载了医书内容,并对古代药方中的酒的独特用法进行了揭示。经穴漆木人不仅被证实为我国迄今发现的最早且最完整的经穴人体医学模型,...
老官山医简的发现还证实,在西汉早期医术与巫术已然分家。马王堆医书虽然早于老官山医简,但巫医不分。此次医简中除了文书,还有专门记录巫术类的木牍。值得关注的是,这些刻有巫术的木牍,与墓葬中出土的专门医学论著的竹简是分开的。这说明,西汉早中期医、巫已分家,中医已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
🔍 在成都金牛区天回镇的老官山汉墓M3中,考古学家们发现了一批珍贵的医简。这些简牍出土时还处于饱水状态,经过脱色、复形、脱水等处理后,露出了它们的真面目。📖 经过整理和释读,这些简牍上共有2万多字,包含了六种医书和一种法律文书。其中,一部专门讲述医马的兽医专书是我国首次出土的兽医文献,对于研究古...
这种'神话历史化'的进程,在《汉书·艺文志》得到印证:其著录的《扁鹊内经》《外经》早已失传,而老官山医简中《脉书·上经》关于'通天'的论述,恰与《素问·生气通天论》形成互文。可以说,这批医简填补了从原始医学到《黄帝内经》之间的关键缺环。
扁鹊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名医,众所周知,扁鹊以诊断闻名,并奠定了中医学的切脉诊断之法。而《五色脉诊》中的内容和扁鹊的医法相符。可是令人遗憾的是,扁鹊最著名的几部医术,相传都毁于秦末,而老官山汉墓出土的9部医简,应该不是秦汉时期的东西,这些珍贵的医简,而是“大古扁鹊派”(春秋时代)的经典著作。专家...
在老官山医简中,频繁出现了“敝昔曰”,如“敝昔曰:所胃五色者,脉之主”。这恰恰成了这些医简与扁鹊有关的直接证据。 有研究者认为,敝昔就是“扁鹊”二字的通假字。“敝”通“扁”,“昔”通“鹊”,在以往的古籍中也有出现。 因此,老官山汉墓中出土的竹简,极有可能就是已经失传了的中医扁鹊学派经典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