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在两大帝国的外交过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去年出版的《龙与狮的对话》就通过对大量档案材料的爬梳,指出翻译带来的误解最终导致马戛尔尼访华成为了一场“鸡同鸭讲”的对话,为我们理解近代史上中外交流的历史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相较于《龙与狮的对话》,新近出版的《翻译的危险》将镜头转向觐见...
王老师认为,本书以“翻译的危险”作为全书主线和概念框架,但沈艾娣教授在18—19世纪中英关系的大背景下勾勒的两位译者小斯当东和李自标不平凡的生平,可能并没有特别地展现出译者由于翻译活动而面临的风险。另外,在一些写作上的实际操作...
1793 年马戛尔尼使华,是中英关系的一件大事,牛津大学历史教授沈艾娣最近一部专著《翻译的危险 :清代中国与大英帝国之间两位译者的非凡人生》,从一个新的视角来解读这个事件,她把“目光从乾隆皇帝身上移开并转向在场的其他人”(《翻译的危险》第3页),便发现了马戛尔尼这次出使“新的意义”。 这里“在场的其他人”...
唯一能想到的就是怕出错的危险,对应于生活当中,我知道潮汕话/粤语当地的方言,有些朋友来当地玩就会问我,实际上我就是在充当翻译,不过书里面的翻译可就非同凡响了,本国当官的跟皇帝讲话,伴君如伴虎那都得谨言慎行,况且是在当时紧张的国际关系中,国与国之间需要的翻译,那就更不要说简单了,说错、传达不准、问题...
1793 年马戛尔尼使华,是中英关系的一件大事,牛津大学历史教授沈艾娣最近一部专著《翻译的危险 :清代中国与大英帝国之间两位译者的非凡人生》,从一个新的视角来解读这个事件,她把“目光从乾隆皇帝身上移开并转向在场的其他人”(《翻译的危险》第3页),便发现了马戛尔尼这次出使“新的意义”。
《翻译的危险》作者: (英)沈艾娣 译者: 赵妍杰 版本:理想国|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2024年7月 推荐理由:1793年夏,英国政府派往清朝的大使乔治·马戛尔尼远渡重洋,率使团抵达承德觐见乾隆帝。这是中国同西方交往的历史中最著名的时刻之一,也是过往学者探寻近代中西文化碰撞的重要历史节点。“翻译”在两大帝国的...
“翻译”在两大帝国的外交过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去年出版的《龙与狮的对话》就通过对大量档案材料的爬梳,指出翻译带来的误解最终导致马戛尔尼访华成为了一场“鸡同鸭讲”的对话,为我们理解近代史上中外交流的历史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危险;可能性;危险的事物;风险 词态变化 复数:dangers; 形容词:dangerous; 实用场景例句 全部 危险 危险物 威胁 Doctors said she is now out ofdanger(= not likely to die) . 医生说她已脱离危险。 牛津词典 There is nodangerof a bush fire now. ...
《翻译的危险》是2024年7月31日民主与建设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 [英] 沈艾娣。内容简介 1792年,乾隆帝在清军击败入侵的廓尔克后志得意满,撰文彰显自己的“十全武功”。18世纪中后期,他治下的中国疆域辽阔、社会繁荣,但内忧外患早已显露。与此同时,英国在七年战争中击败法国,成为海上霸主,极大地促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