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林”二字,意指文学之林,乃文翰荟萃之地;“待诏”则意为等待皇帝之诏命,随时应诏。翰林待诏之初设,旨在掌四方表疏批答、应和文章,即协助皇帝处理文书事务及进行文学上的应和。然而,在实际运作中,翰林待诏亦常陪伴皇帝消遣娱乐,擅长文词、经学、医卜以及各种技艺,如书画、博弈等,虽无品阶,却为皇帝所亲信之差...
“翰林”之名汉代已有,本指文学之林,是文翰荟萃所在。唐代开始作为官及官署名,最初的性质是“天下以艺能技术见召者之所处也”(《唐会要》卷57“翰林”),文学、经术、僧道、书画、琴棋、阴阳等各色人士以其专长听候君主召见,称“翰林待诏”。唐玄宗时,较多地选用文学士人,称“翰林供奉”,用于起草诏令,...
8. 待诏翰林,不就是等着皇帝召唤做事嘛,这多有意思!就像随时准备战斗的勇士。白居易也有过待诏翰林的经历呢。 9. 待诏翰林,那可是很高端的存在呀,懂不懂!就如同站在云端的仙人。宋之问不就曾经待诏翰林嘛。 10. 待诏翰林啊,是多少文人梦寐以求的呀,真的!就好像是追逐那颗最亮的星星。像欧阳修也曾在翰林院...
《翰林待诏李景亮授左司御率府长史依前待诏制》是唐代白居易创作的一篇散文。作品原文 翰林待诏李景亮授左司御率府长史依前待诏制 敕:某官李景亮:夫执艺事上者,必揆日时计劳绩,而后进爵秩以旌服勤。况待诏宫闱,饬躬晨夜,比于他职,宜有加恩。宫坊卫官,以示优奖。可依前件。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
张志和,本名龟龄,字子同,浙江金华人,擢明经(按:擢,提拔;明经,即明经科,为唐代科举制中的一种考试形式,与进士科同为唐时最重要的科举考试科目),被唐肃宗赏识,命“待诏翰林”。后来,因政坛上的斗争牵连,被贬为南浦尉。后获赦,不复仕,居江湖,自称“烟波钓徒”,又号“元真子”。
《张幼彰程修已除诸卫将军翰林待诏等制》是唐代杜牧创作的一篇散文。作品原文 张幼彰程修已除诸卫将军翰林待诏等制 敕。翰林待诏昭武校尉前守左骁卫将军上柱国赐紫金鱼袋张幼彰等。幼彰、修已,鸿都奏技,攻于丹青,用志不分,与古争品。审以武进,晚能知书,屡以辞章,上干丞相。知实以谨良绾务,师儒以...
宋艺 宋艺,【五代·前蜀】蜀郡(今成都)人。官翰林待诏。工写貌。常写唐朝列代御容,及道士叶法善、一行禅师、法门会海,内臣高力士等像于大慈寺。《蜀名画记》、《益州名画录》、《图绘宝鉴》
钟文秀 [宋]开封(今河南开封)人,神宗(一○六八至一○七七)朝为翰林待诏,工画佛道人物,兼工山水,学关仝。《图画见闻志、图绘宝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