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羲和号”科学总顾问、中国科学院院士方成介绍,“羲和号”2021年发射升空,至今仍在轨稳定运行,相关观测数据由南京大学太阳科学数据中心向全球开放共享,已得到法、德、美、日等10余个国家的太阳物理研究学者应用。国际著名天文学期刊《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Letters》专门组织...
“祝融”探火、“羲和”逐日、“天和”遨游星辰……无数平凡英雄拼搏奋斗,汇聚成新时代中国昂扬奋进的洪流。而这里的“羲和”,正是南京大学参与研发的我国首颗太阳探测科学技术试验卫星——“羲和号”,它的成功发射升空与顺利进入太阳轨道,标志着我国正式迈入空间探日时代!“羲和号”由国家航天局批复立项,其中科...
去年发射的“羲和号”可以称为我国探日工程的“探路者”,而“夸父一号”则是观察太阳的多面手,它可以从紫外线、可见光和X射线波段等对太阳进行观测。
2021年10月14日18时51分,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采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首颗太阳探测科学技术试验卫星“羲和号”。 “羲和”逐日 中国正式步入空间“探日时代”“十四五”以来,中国太阳空间物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期。2021年10月14日,中国首颗太阳探测科学技术试验卫星“羲和号”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正式...
“羲和逐日”——南大智慧闪耀宇宙 2021年10月14日18时51分,南京大学参与研发的我国首颗太阳探测科学技术试验卫星“羲和号”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升空,并顺利进入平均高度517公里的太阳同步轨道,标志着我国正式迈入空间探日时代。
目前,中国在空间科学和探测方面已经实现了“嫦娥”探月、“祝融”探火、“羲和”逐日,对太阳系的主要天体种类进行了全覆盖。从月球到火星,再到太阳,中国人跨越星球的步伐迈得更稳更远。太空探索永无止境。航天央企人将继续锐意创新、勇攀高峰,为航天强国、科技强国建设作出更大贡献。正如孙泽洲所说,未来还将通过...
“嫦娥”探月、“祝融”探火、“羲和”逐日,中国人向着月球、火星、太阳等星球不断进发,叩问苍穹的脚步不曾停歇,远古神话梦想一个个变成现实。 “诸神传说”的成真,承载着中国人探索浩瀚宇宙的雄心与浪漫,跨越星球的背后是航天央企和无数航天人的智慧与心血。
喜迎二十大|“神舟”问天、“嫦娥”揽月、“祝融”探火、“羲和”逐日、“北斗”组网的背后……这是中国科技创新实力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的十年;是自立自强不断攀登科技高峰,由“跟跑”向“并跑”“领跑”转变的十年;是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提升,探索脚印更稳更深的十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
1. 在古代传说中,羲和指的是羲氏与和氏的并称。在尧的时代,羲仲、羲叔、和仲、和叔这四兄弟被派往四方观察天象,并制定历法。《书·尧典》中记载:“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厤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2. 羲和也是古代神话中的人物,被认为是驾驭日车的神。在《楚辞·离骚》中提到:“吾令...
【导语】“嫦娥”探月、“天问”落火、“羲和”逐日……近年来,中国航天事业加速推进,向着月球、火星、太阳等星球不断进发,巡天探宇叩问苍穹的脚步未曾停歇,将远古神话梦想一个个变成现实,更把中国式的浪漫“写入”太空。 “嫦娥”探月:2030年前后建成月球科研站基本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