羲仲在旸谷山设立观测地,夜以继日地工作,每天早晨在观测地恭恭敬敬地迎候太阳,认真地时刻观察太阳的面色、日夜的天象变化,记录下不同时节、不同天象对大地上花草、树木、庄稼的影响,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羲仲宾日”。功夫不负有心人,羲仲带领观测地的人员在旸谷山获得了大量调研记录的第一手资料,并根据昼...
如果未来能够在新发现的佚失典籍或考古资料中找到一些尧舜时期所发生的重要天象,如日月食、行星连珠、周期彗星乃至超新星等观测记录,则可通过回算或寻找其遗迹等现代天文学方法予以验证,进而带给我们解答“羲仲宾日”地之谜的新线索。 (2)综合分析《尧典》中分命羲仲、羲叔、和仲、和叔所至的东(嵎夷、旸谷)、南...
羲仲在旸谷山设立观测地,夜以继日地工作,每天早晨在观测地恭恭敬敬地迎候太阳,认真地时刻观察太阳的面色、日夜的天象变化,记录下不同时节、不同天象对大地上花草、树木、庄稼的影响,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羲仲宾日”。功夫不负有心人,羲仲带领观测地的人员在旸谷山获得了大量调研记录的第一手资料,并根据昼夜相...
中国考古专家在文登召开“文登旸谷山考古发现论证会”,国内权威专家一致认为,旸谷山石棺墓群属于大汶口文化晚期至龙山文化早期遗存(距今5000—4400年),在时代上与尧、舜、禹传说时代吻合,文登旸谷山及周边区域可作为“羲仲宾日”地重要探索地点。
羲仲同学在旸谷住下后,每天早晨站在山坡上恭迎太阳,像个忠实的仆人,时刻观察太阳的脸色、日夜的天象变化,同时记下不同时节、不同天象对大地上树木花草的影响,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羲仲宾日”。羲仲同学经过大量的调研分析,根据昼夜相平、黄昏时鸟星见于南方的天象,确定了春分的时间。为四季的确定和二十四节气的...
《尚书•尧典》写道:“分命羲仲,宅嵎夷,曰旸谷。”嵎夷、旸谷是太阳升起的地方,是羲仲寅宾出日,平秩东作,测定春分的地方,在历史上留下很高的名气。嵎夷只在史料中留下只言片语,《尚书·禹贡》:“海岱惟青州。嵎夷既略,潍、淄其道。”《尚书·尧典》写道:“分命羲仲,宅嵎夷,曰旸谷。”因为...
画游千年县—羲仲宾日 每年3月21日前后,农历有一个重要节气——春分,也称“仲春”。春分时节是如何测算的?这与文登有着莫大渊源。 据传,在4000多年前,尧帝安排羲仲、羲叔、和仲、和叔四人分驻东、西、南、北四个方位,观测星象,判定季节。其中羲仲从尧都平阳出发,一路向东,来到文登旸谷山,测定春分。
小提示:"谁知羲仲寅宾日,已是共工缺陷天。"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谁知:岂料;哪料。 缺陷:(名)欠缺或不完满的地方:生理~。[近]缺点。[反]优点。 共工:古代传说中的天神﹐与颛顼争为帝﹐有头触不周山的故事。古史传说人物。为尧臣﹐和歡兜﹑三苗﹑鲧并称为'四凶'﹐被流放...
寻找羲仲宾日处寻找羲仲宾日处 作者:暂无 来源:《走向世界》 2013年第19期 撰文/陈宏青 杨甜艺 《尚书》中有这样的记载,早在4000多年前,尧帝就派遣羲仲来到东夷一带的旸谷调查和总结四时二十四节气的发生规律,并拟定最早的历法,设礼仪祭祀太阳。据专家分析,羲仲就是当时负责祭祀的大巫和观测天象的星象官。
11月23日,“文登旸谷山考古发现论证会”在威海市文登市召开。与会专家经论证后指出,文登旸里店墓地在时代上与尧、舜、禹的传说时代大致相吻合,文登旸谷山及其周边区域可以作为“羲仲宾日”的重要探索地点。 专家们对旸里店墓地出土文物标本、旸谷山自然地理条件、“羲仲宾日”传说等进行现场考察和论证后认为,旸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