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禁酒令,又称禁酒时期(Prohibition Era),是指从1920年至1933年期间在美国推行的全国性禁酒,禁止酿造、运输和销售含酒精饮料。该禁酒令是依据1919年1月16日批准的美国宪法第十八修正案(Amendment XVIII)和1919年10月28日通过的沃尔斯泰德法(Volstead Act)来实行。图为1922年在纽约市举行的反禁酒集会。19世...
此外,通过推动禁酒令也促使女性进一步争取权力,所以在禁酒这件事情上,当时的美国女性都是举双手赞成。 第三个原因,当时的美国正逐渐走向繁荣。在物欲横流的诱惑下,人们道德水平大大降低。而外来移民的不断涌入又导致出现许多新的社会问题。因此以清教徒家庭为主的传统美国白人认为必须遏制情况的进一步恶化,禁酒就成了...
美国政府起初实行禁酒令的动机是好的,理由也很非常正当的。但禁酒令之所以不被美国社会所接受,最根本的原因是它不符合美国人民的利益。酒的确给美国带来了社会问题,但要凭一条法律就解决问题,实在太简单粗暴了,当然也就不会取得理想效果。参考文献 1、王胜:《美国禁酒令入宪与废止的历史》,《法制与社会》2017...
“禁酒令”是通俗的叫法,它的完整版是1919年1月16日通过的美国宪法第十八修正案(Eighteenth Amendment),该法案规定从1920年1月17日起,全美国再不准出现新的关于造酒、卖酒与喝酒的任何活动。虽然诞生于20世纪,但实际上“禁酒令”的精神一直潜藏在美国的“清教徒”价值观之下,在遮遮掩掩了200多年后,终于...
历史学家称,美国帮派在“禁酒令”之前需要攀附腐败政客,以换取保护伞,他们平日里敲诈勒索,非法获利,有时候还直接为腐败政客“干脏活”,“禁酒令”刚刚颁布,芝加哥一列货运火车就被劫持,黑帮分子抢走价值10万美元的威士忌;盘踞在大城市的帮派则提前备好“可供应数周”的存酒。之后,各帮派雇用经验丰富的酿酒师...
美国禁酒令是美国从1920年1月17日凌晨0时,美国宪法第18号修正案——禁酒法案(又称“伏尔斯泰得法案”)正式生效。根据这项法律规定,凡是制造、售卖乃至于运输酒精含量超过0.5%以上的饮料皆属违… 关注话题 管理 分享 百科 讨论 精华 等待回答 ...
当然,这是禁酒令产生的原因之一,另外的原因也不容忽略,比如宗教问题。当时,美国的清教为美国文化的重要源头,那些土著美国白人几乎都受此教的熏陶。他们唯一的优点就是自我把持力度很强,保守且节俭隐忍,对奢华、纵欲等问题都心怀排斥。其中,酒对清教徒而言就是万恶之源,所以必须要禁。如此一来,禁酒呼声成为...
美国禁酒令是美国从1920年1月17日凌晨0时,美国宪法第18号修正案——禁酒法案(又称“伏尔斯泰得法案”)正式生效。根据这项法律规定,凡是制造、售卖乃至于运输酒精含量超过0.5%以上的饮料皆属违… 关注话题 管理 分享 百科 讨论 精华 等待回答 ...
禁酒令的内容是,禁止在全美48个州(当时夏威夷还没有成为美国的合法州)制造、销售和运输酒精饮料及其进出口。几个月后,美国国会通过了《沃尔斯特德法案》,该法案涵盖了最初没有明确列入的其他酒精饮料,如啤酒和葡萄酒。随着《沃尔斯特德法案》的生效,美国正式进入了无酒精时代。推进禁酒法完善的众议员沃尔斯特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