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村三首》组诗,写于唐肃宗至德二年(756)。两年前“安史之乱”爆发,杜甫从长安逃出,把自己的家小安排在鄜州(今陕西富县)城北一个农村里。这个村大约是汉族与少数民族杂居之地,当地羌族较多,故称“羌村”。 自玄宗逃往四川之后,肃宗在灵武即位,杜甫闻讯,即北上投奔肃宗,路上却为叛军所俘。在长安住了八个月...
羌村三首题 正文 《羌村三首》(之三)习题 【基础巩固】 1.给划线字注音。 始闻叩柴荆( )倾榼浊复清( )兵戈既未息( ) 2.用“︱”给下列句子划分节奏。 驱鸡上树木,始闻叩柴荆 3.《羌村三首》(之三)的作者杜甫, 朝诗人,他的诗被后人称为“ ”。 4.《羌村三首》(之三)中,描写战争带来...
《羌村三首》古诗原文及鉴赏 杜甫《羌村三首》 其一 峥嵘赤云西,日脚下平地。柴门鸟雀噪,归客千里 至。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 世乱遭飘荡,生还偶然 遂。邻人满墙头,感叹亦歔欷。夜阑更秉烛,相对如 梦寐。 其二 晚岁迫偷生,还家少欢趣。娇儿不离膝,畏我复却 去。忆昔好追凉,故绕池边树。 萧萧北风...
这组诗是公元757年(唐肃宗至德二载)杜甫在左拾遗任上因上书援救房琯而触怒唐肃宗,被放还鄜州羌村(在今陕西富县南)探家时所作。三首诗内容各异,从三个不同的角度展现了杜甫回家省亲时的生活片断,客观真实地再现了唐代安史之乱中黎民苍生饥寒交迫、妻离子散、朝不保夕的悲苦境况。这三首诗蝉联而下,构成了...
羌村三首赏析 杜甫《羌村三首》 [唐]杜甫 其一 峥嵘赤云西②,日脚下平地③。 柴门鸟雀噪,归客千里至④。 妻孥怪我在⑤,惊定还拭泪。 世乱遭飘荡,生还偶然遂⑥。 邻人满墙头,感叹亦歔欷⑦。 夜阑更秉烛⑧,相对如梦寐。 〔注释〕 ①此三篇选自杜甫《杜工部集》。肃宗至德二年(公元757年)闰八月,杜甫从...
羌村三首 [唐]杜甫 峥嵘赤云西,日脚下平地。 柴门鸟雀噪,归客千里至。 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 世乱遭飘荡,生还偶然遂。 邻人满墙头,感叹亦歔欷。 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 晚岁迫偷生,还家少欢趣。 娇儿不离膝,畏我复却去。 忆昔好追凉,故绕池边树。 萧萧北风劲,抚事煎百虑。 赖知禾黍收,已...
《羌村三首》是杜甫在安史之乱后回到羌村时所作的一组诗。这组诗以时间为序,依次描写了诗人回家时的情景、与家人的团聚、以及邻里之间的交往。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真挚的情感,展现了战乱下人们的苦难与坚韧。第一首诗中,诗人以“峥嵘赤云西,日脚下平地”开篇,描绘了一幅落日西沉、晚霞满天的景象。接着,诗人以...
《羌村三首》就是这次还家所作。三首诗蝉联而下,构成一组还家“三部曲”。 第一首写刚到家时合家悲喜交集的情景。 前四句叙写在夕阳西下时分抵达羌村的情况。迎接落日的是满天峥嵘万状、重崖叠嶂似的赤云,这 烂的景色,自会唤起“归客”亲切的记忆而为之激动。“日脚”是指透过云缝照射下来的光柱,象是...
《羌村》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创作的三首五言诗。这组诗是公元757年(唐肃宗至德二载)杜甫在左拾遗任上因上书援救房琯而触怒唐肃宗,被放还鄜州羌村(在今陕西富县南)探家时所作。三首诗内容各异,从三个不同的角度展现了杜甫回家省亲时的生活片断,客观真实地再现了唐代安史之乱中黎民苍生饥寒交迫、妻离子散、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