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菏泽市鄄城县箕山镇李胡同村的羊角哀左伯桃合葬墓,于2015年6月被公布为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9月13日,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驱车赶赴这处始建于东周时期距今已两千余年的合葬墓,探访聆听羊、左两人舍命相互帮助的感人故事。舍命互助,忠义之情感天动地 在鄄城县东北20公里的箕山镇李胡同村西的孙膑旅游城内,记...
羊角哀左伯桃合葬墓 羊角哀左伯桃合葬墓,位于山东省鄄城县箕山镇。2015年6月23日,羊角哀左伯桃合葬墓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左伯桃与羊角哀的合葬墓前矗立着一块碑,碑文深刻地记载了他们的事迹。铭文的最后一部分表达了对二人高尚品质的敬仰,"吾读琴操,哀三十穷",揭示了他们面对困境的坚韧精神。"猗嗟羊左,淳淳古风",赞美了他们淳朴的古代风尚,即重承诺、轻名利的美德。他们的一诺千金,无论荣辱都同在,形成了流传千古的...
羊角哀意识到,如果他们两人一同前行,可能会因路资不足而饿死,因此他选择了自杀,以示对左伯桃的忠诚。左伯桃死后,羊角哀在梦中收到他的托付,说他在阴间遭遇了荆轲的欺侮。为了与好友共赴阴间,羊角哀在左伯桃墓前自刎,与他合葬,留下了“二鬼战荆轲”的千古佳话,这个动人的故事流传至今。
左伯桃表墓碑高170厘米,宽64厘米,厚20厘米,方头抹角,碑阴无字。碑文系清代著名学者“赐进士及弟加授通奉大夫山东督粮道孙星衍”撰之,“文林郎知范县事唐晟”书丹。正文隶书,共14行,行38字,共527字。碑文记述了羊角哀、左伯桃二人的义行和对羊左合葬墓的考证,凭今思
左伯桃表墓碑高170厘米,宽64厘米,山东督粮道孙星衍"撰之,"文林郎知范县事唐晟"书丹。正文隶书,共14行,行38字,共527字。碑文记述了羊角哀、左伯桃二人的义行和对羊左合葬墓的考证,凭今思古,感世风日下,叹人心不古,"呜呼!士夫居安乐时,礼让自喜,征逐酒食,遭颠沛,掉臂不相顾,或负交。誓天曰:'不负。及趋...
宋代诗人周邦彦在诗中深情地咏叹左伯桃与羊角哀的合葬墓,他们二人在乱世中展现出的深深义气令人动容。古时的社会动荡,使得友情的纽带更加珍贵。谷风如歌,象征着他们如同焚烧的车轮,虽遭逆境但仍坚韧不拔。羊角哀与左伯桃的友谊超越了血缘关系,他们的忠诚与道义超越了一般的情感。在客行楚地的困境中,他们...
十一月二十八日,由于遭到了宰相崔圆的忌恨,真卿被贬为冯翊太守。随着冯翊改名同州,太守职位也随之调整,他对此表示了谢意。在前往同州的途中,他途经阳地,创作了《吊烈士左伯桃墓诗》以示哀思。次年,真卿的次兄允晋升为司封郎中,而他的弟弟允臧则转任殿中侍御史,家族中也出现了新的职位变动。
墓封土现存直径3米,高2米,封土前立有清嘉庆十四年(公元1807年)年“范县古义士左伯桃表墓碑”。1979年被鄄城县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