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得知乙公司要发展代理商的信息,便找到与乙公司有长期合作的李某,李某信誓旦旦,说没有问题,并让...
刑法起源于远古时代的同态复仇必然带有感性成分,虽说他需要理性地补充,但并不意味着感性就毫无意义,惩罚必须要满足社会公众最基本的正义情感,绝不能让无辜者含冤受屈,让有罪者逍遥法外,民众朴素的建立情感,是刑罚的首要基石。 今天有许多刑法学者倡导人道主义的刑法理论,认为报应主义是一种复仇,是野蛮和不道德的,该...
这就是为什么我国1979年刑法,死刑的适用标准是“罪大恶极”,但是1997年,刑法把“罪大恶极”这个词语改成了“罪行极其严重”,因为“罪大恶极”,过于情绪化,不具有法律的规范性。 所以我们一定要注意,刑法要追求正义,但是刑法是要在规则范围内去追寻正义,这就是程序正义的重要性。 我相信当年袁崇焕被判凌迟处死的...
在法律体系中,刑法是最后一种的补充法,认识到行为不符合刑法规定,必然也知其不符合民法、行政法等部门法,但反之未必。刑法涉及公民人身、财产、自由,它的规定最为严格,而其他部门法的规定则相对宽松,如果仅仅认识到行为违背其他部门,法就可构成犯罪,无疑使刑罚权脱离了刑法的严格限制。 作为免责理由,法律上的认识...
《刑法》第 114 条规定,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3年以上 10 年以下有期徒刑。第 115 条,第 1 款规定,上述行为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巨大损失的,处 10 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想一想 为什么管制期间,劳动中应当同工同酬? 第三大章|刑罚 第一小章|刑罚及种类 第34讲|主刑 刑罚可以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主刑是只能独立适用的主要刑罚方法,它不能附加适用,对一种罪行一次只能适用一个主刑。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
想一想 你会支持法律要规定"见死不救罪"吗? 第二大章|犯罪第16讲|见死不救,是否应该定罪当看到路人处于危难之中,你只需要简单地施以援手就可以救其一命,但是却冷漠的走开了,最后路人死亡。按照现在刑法的规定,路人并无法律上的救助义务,因此不构成犯罪,但是,是否需要在立法上规定"见死不救罪",以匡扶摇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