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罗睺寺 位于大白塔东北寺庙集群区。它始建于唐代,曾是大华严寺的十二院之一,后独立成寺。山门前有一对唐代石狮,为五台山仅有,威武雄浑。文殊殿内的白文殊菩萨像独具特色,面部呈乳白色,坐骑狮子卧于莲台。最神奇的是后殿的 “开花见佛” 装 - 山西五台山旅游
罗睺寺的文殊殿为三开间,在殿前还设有月台。至于月台前则立着石碑5通,其中明弘治五年的1通,清光绪十八年的l通。其余3通,因为石质风化,字迹不清。而上月台也有踏道,踏道是3阶并列。正中为斜坡道,雕有二龙戏珠,被称为御道或神道。 而在大殿前檐下,悬挂了一块木匾,上面有“八正门”三字。八正门,也就是...
您好,下面为您介绍的是罗睺寺的文殊殿。穿过天王殿院,就到了文殊殿院。院内正北是文殊大殿,东西是配殿。要知道,文殊菩萨是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是智慧的化身,为诸佛之母。相传,他显灵说法的道场在五台山,所以在五台山许多寺庙中都有文殊殿,殿内塑的文殊像更是多姿多彩。下面就让我们去看看吧! 我们先来看到文殊...
罗睺寺既然已经从青庙变成黄庙,难怪罗睺寺文殊大殿内的骑狮文殊菩萨像面部并非金色而早呈乳白色,故名白文殊;文殊菩萨的坐骑狮子卧在莲台上而不是站着或卧在砖台上;肩膀两边伸出肩花,花在分别放着经书和智慧剑。这些都体现了黄庙中文殊像的特点。 罗睺寺现存有天王殿、文殊殿、大佛殿、藏经阁、禅房、配殿、廊房...
由于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许多寺庙都建有文殊殿。在罗睺寺文殊殿里供奉的文殊菩萨骑狮像,狮子卧在莲花上而不是站在砖台上,菩萨面部为乳白色,肩膀两边伸出肩花,花上还放置了经书和智慧剑,体现了黄教文殊造像的特点。 罗睺寺内有两大镇寺之宝,天王殿前一对硕大雄浑的唐代石狮是其中之一。因为狮子是兽中之王,...
罗睺寺本尊殿为大文殊殿的西配殿#禅悟人生 #心诚则灵 #愿所求皆所愿🙏 #上热门 - 五台山~游子于20240623发布在抖音,已经收获了7个喜欢,来抖音,记录美好生活!
我们先来看到文殊殿的布局。罗睺寺的文殊殿为三开间,在殿前还设有月台。至于月台前则立着石碑5通,其中明弘治五年的1通,清光绪十八年的l通。其余3通,因为石质风化,字迹不清。而上月台也有踏道,踏道是3阶并列。正中为斜坡道,雕有二龙戏珠,被称为御道或神道。 而在大殿前檐下,悬挂了一块木匾,上面有“八正门...
五台山罗睺寺(明清-国7) 创建于唐代,初名落佛寺,宋代维修,明弘治五年(1492) 重建,万历年间(1573~1620) 重修,清康熙时改为黄庙,常住蒙藏啸嘛。现存建筑除东西偏院为现代建筑外,余皆为明、清建筑。坐北朝南,东西长101米,南北宽189米,占地面积1.9万平方米。三进院落布局,中轴线建有天王殿、文殊殿、大佛殿(...
您好,下面为您介绍的是罗睺寺的文殊殿。穿过天王殿院,就到了文殊殿院。院内正北是文殊大殿,东西是配殿。要知道,文殊菩萨是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是智慧的化身,为诸佛之母。相传,他显灵说法的道场在五台山,所以在五台山许多寺庙中都有文殊殿,殿内塑的文殊像更是多姿多彩。下面就让我们去看看吧! 我们先来看到文殊...
罗睺寺创建于唐代,明弘治五年(1492年)重建,清代曾多次重修。罗睺寺占地面积15000多平万米,有山门、天王殿、钟鼓楼、文殊殿、大雄宝殿、配殿、后殿、藏经阁殿、堂楼、廊房等18间。山门前的一对石狮为唐代石雕卧狮。山门左侧丈余高的藏式砖塔 - 尘封的琴声于20231202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