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分)【甲】罗思举勇武四步读文法罗思举,字天鹏,四川东乡人 。少有胆第一步 了解大意— —借助注释通读全文,圈出不略,蹻捷①,逾屋如飞。 贫困,为盗秦、豫、懂的字词川、楚间。 结客报仇,数杀不义者。 遭阨②,幸不第二步 理解字词 根据迁移方法推断词义死,久之自悔。 教匪起,充乡勇,誓杀贼立功名[...
嘉庆二年四月,在清军攻打白莲教军重要据点冉家垭口的战役中,罗思举所部发挥了重要作用。随后,白莲教三路大军会师巴州,作势同清军决战,初期,清军节节败退,局势堪忧。关键时刻,罗思举再度立功:他凭借自己对当地情况的了解,建议清军巧妙部署,在观音山、大青山、新店子等战役中接连挫败敌军,令白莲教大军损兵折将。
历史人物> 罗思举 【生卒】:?——1840 字天鹏。四川东乡(今宣汉)人。少时家贫,为盗秦、豫、川、楚之间。嘉庆时白莲教起事,初充乡勇抗击,以功得七品军功。后被重用,率乡勇助德楞泰、勒保作战,屡建功。赐号“苏勒芳阿巴图鲁”,历官参将、副将至四川重庆镇总兵。道光中,先后出任贵州、四川、云南、湖北提督。用...
内容提示: 60No.5 Vol.34 Sichuan Unive ofArtsand Journal ne Sep.20242024年9月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第34卷第5期清军名将罗思举公益文教建设及其遗迹考察彭月鑫,蔡东洲(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四川 1南充637001)摘要:罗思举是嘉道年间的清军名将,特别热衷于地方公益和文化教育建设,遗迹遍及其历任的四川、云南、...
罗思举下山之后,跟了个老大叫巨一品,纠集了五六个兄弟,打家劫舍,名头越来越大,结果被官府抓住踪迹,把他们堵在了赌场里。罗思举把抓捕人员一顿暴捶逃之夭夭,这个犯罪团伙也就此解散。孤身一人的罗思举,仗着一身本事,继续四处流浪犯案,劫富济贫,日子过得好生逍遥。终于有一天,21岁的他累了,回到了家乡...
历史知识> 罗思举 清四川东乡(今宣汉)人,字天鹏,一字子江。初曾于川楚陕边境聚众为盗。嘉庆元年(1796)白莲教起义爆发,充乡勇,每战皆为清军前驱,以功授千总,擢副将,升总兵。后历贵州、四川、云南、湖北提督。卒于任。自编有《罗壮勇公年谱》。 罗思举相关 ...
罗思举,字天鹏,东乡县普光寺人 (今宣汉县普光镇),清乾隆 29年(1764 年)5月初 8出生于老君乡白花坪的一 个山洞(老君场于嘉庆 16年建场,罗思 举出生时也许还没有老君这个名字,说 他是普光人也无不妥).罗思举被当地 罗姓族人和村民演绎得神乎其神,至今 被人们津津乐道. 数次差点被活埋 罗思举命运之路...
清代名将罗思举的传奇经历 ——罗思举述评之一 老枫 著 导语 罗思举(农历1763·5·8~1840春),号天鹏,字子江,出生于四川达州市宣汉县老君乡白花坪,为清朝中期著名军事人物。 罗思举一生极具传奇色彩,多次历经险劫而不亡,年少因极贫而为豪侠义盗,但心存善良、忠孝立人,扶危济困,嫉恶如仇,除暴泄恨。
罗思举身体素质很好,人也聪明,学了武功后更加如虎添翼,史料称其“少有胆略,跷捷,逾屋如飞。”但是学成武功后的罗思举依然贫困,为了生活下去,只好继续做小偷强盗,做些拦路抢劫的勾当。一次罗思举在一个地方偷盗,被当地的县令抓获,县令知道罗思举是个惯犯,就命衙役严加拷打,罗思举被打得昏死了过去,县令以为...
罗思举是清代嘉庆、道光两朝的名将,原本是江湖巨盗,中年时投入行伍,在参与镇压白莲教和赵金龙领导的瑶族起义中战功卓著,受到清廷青睐,官至武职的巅峰---提督,并世袭一等轻车都尉。罗思举的成功在当时是个异数,半路出家的职业军人,没有任何背景且身背官府通缉令,仕途既饱含机缘巧合,也离不开个人奋斗,是中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