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叶病主要由真菌(如Taphrina deformans)引起,常见于桃树、李树等核果类果树。防治需以预防为主,萌芽前使用石硫合剂,发病初期喷洒苯醚甲环唑或戊唑醇,严重时需修剪病叶并加强管理。 一、病害判断 叶片出现卷曲、增厚、变红或紫红色,后期表面产生白色粉状霉层,即可初步判断为缩叶病。 二、用药方案 预防阶段(冬季...
(1)栽植品种。应该根据桃树缩叶病的发病规律以及当地的气候环境条件,选择最适宜当地定植的品种。比如环境潮湿、春季桃树抽叶气温高的地区就应该选择抗性较强的品种,像蟠桃、雨花露,切忌定植水蜜桃类的品种。(2)农业防治。新建桃园时,提倡栽植既高产优质又抗病的品种;加强果园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抗病能力。秋末或...
1. 割除植物上已经病变的部位,将其迅速处理掉,避免病菌传播。 2. 使用有效的化学药剂,喷洒在病株上,以控制病菌的繁殖。 3. 增加植物的光照时间和强度,调节植物体内的环境,促进其自身免疫力的提高。 综上所述,采取预防措施是缩叶病防治的关键,提高土壤通风性和排水性,减少植物生长密度,保持环境干燥让植物自然茁壮...
桃树缩叶病的综合防治 减少病原:发现有出现缩叶病的病叶片之后,要在子囊层还没有完全形成(生灰白色粉状物)之前将其摘除,将相应的受害桃枝剪除,之后将这些剪下来的病叶片和枝条进行集中烧毁;桃树落叶期喷硫酸铜或石硫合剂等,以杀灭越冬孢子;早春时节,桃树出现桃芽且呈现膨大到漏出花蕾红色花片的时候,再用...
因此,在春季气温偏低、阴雨雾霾较多、果园湿度较大的地区,桃树种植户需特别警惕缩叶病的发生,并应提前采取预防措施。因为随着春季桃树萌芽展叶期低温阴雨潮湿天气的延长,果园内缩叶病的发病情况往往会愈发严重。(三)桃树缩叶病具有明确的发病高峰期 桃树缩叶病主要在春季,特别是低温高湿的早春时节,呈现重度发病...
据调查发现,在贵州赤水一地种植的桃树如果没有进行防治,缩叶病的发生率超过50%。而经农户打理防治后,缩叶病的发生率也有10%左右。东南地区气候温暖潮湿,尤其在春季温暖湿润之时,自然界中还伴有较强的酸性,这种气候条件下,真菌孢子的繁殖速度极快。因此,在4-6月份会是一年中缩叶病最严重的时候。由于缩叶...
桃缩叶病是桃树叶片上的重要病害之一,为世界性病害,我国各桃产区均有发生,但以沿江、河、湖、海等春季潮湿地区发生较重。 桃树早春发病后,叶片肿胀皱缩,严重时病叶早期干枯脱落,影响当年产量和次年花芽分化,不仅可引起减产,而且可降低果实品质,削弱树势。
桃缩叶病的发病条件与传播途径 ▲ 发病条件 桃缩叶病的发生与适宜的气候息息相关。病菌在10-30℃的温度范围内可萌芽,其中20℃时最为适宜,而10-16℃则是其侵染的最佳温度。一旦气温超过21℃,病菌的活性便会受到抑制。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湿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病情的传播速度。连续的阴雨天气,特别是湿度达到...
桃树缩叶病,这一春季桃树生产上的常见病害,在全国各地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该病不仅会导致春梢叶片过早脱落,从而影响当年的产量,还会引发二次萌芽展叶,进而削弱树势,对下年的产量构成威胁。更为严重的是,它甚至可能引起桃树的衰败与枯死。桃树缩叶病的发生与春季桃树萌芽展叶期的天气紧密相关。在低温、多雨...
缩叶病主要危害幼嫩的组织,以嫩叶受害最为严重,同时嫩梢、花和幼果也可能受到损害。在春季,当嫩叶刚从芽鳞中抽出时,就可能开始受到缩叶病的侵袭。病叶会变得厚实、膨胀,卷曲并呈现出发红的颜色。随着叶片的展开,卷曲和肿胀的程度会逐渐加重,叶片变得肥厚且质地变脆,颜色变为红褐色,并覆盖一层灰白色的粉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