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编剧的秘密》和《电影编剧没有秘密》2013年,由芦苇围绕自己人生经历和编剧心得总结的《电影编剧的秘密》一书,出版十年来加印六次,是国内不可多得的剧本创作指南。2022年,北京科技出版社推出全新修订版,同时芦苇和王天兵的新作《电影编剧没有秘密》也在该社出版。两本书收录了芦苇与作家、编剧王天兵在各...
1983年,西安“特大流氓团伙”案告破,判刑20多人,枪毙了2男1女。参与人员涉及西安市当时的诗人、画家和地下文学刊物编辑等100多人。女首犯是舞会的组织者马燕秦,其中,后来成为“中国第一编剧”的芦苇(《霸王别姬》《活着》的编剧)、耶鲁大学教授康正果、雕塑家耿xx...
芦苇在给导演周晓文做美工时,帮忙改了改剧本,拿下金鸡奖,随后也被吴天明发掘,转行做编剧。第一部署名的作品是《疯狂的代价》,一举拿下1988年全国票房冠军。成功来得如此容易。时代的追光灯照到这些年轻人身上,对这一代人来说,仅仅是个开始。《疯狂的代价》中生动的人物塑造吸引了陈凯歌的注意,他请芦苇加入...
芦苇,男,1950年3月生,北京人,现任西安翻译学院教师,编剧的电影《疯狂的代价》获夏威夷电影节优秀作品奖。人物经历 1982年,担任爱情电影《魂系蓝天》的编剧,开启编剧生涯。1987年担任犯罪电影《最后的疯狂》编剧;此后陆续创作了《星塘阿芝——齐白石的故事》、《疯狂的代价》、《灯影春秋》、《九夏》、《黄河...
一部史诗电影之所以能成为经典巨作,离不开优秀、独具匠心的编剧。国宝级编剧芦苇以出神入化的手笔对李碧华的原著小说进行“改造”,才有了《霸王别姬》这座中国电影史上的高峰。在新书《电影编剧有没有秘密》中,芦苇以轻松诙谐的老友对谈形式,首次发表了关于《霸王别姬》剧本的深度解读,细致地讲解分析史诗级电影...
“编剧要在难以卒读的流水账里发现真实生活的戏剧性,找到一种真切的理解,这需要功力。” 凭借《霸王别姬》《活着》声名鹊起的“华语第一编剧”芦苇执迷于那些深植于中国的历史与社会环境,与剧烈的时代变迁息息相关的主题,与当时正值创作巅峰状态的第五代不谋而合。
芦苇说:“吴天明厂长特别鼓励有思想、有文化的年轻人在各个岗位上施展才能。在接连创作出不错的剧本后,他询问我想干什么,我说想写以西部题材为主的剧本,吴天明厂长立即给予了支持。后来我去甘肃、青海走访,写下了电影《黄河谣》,正式开启了自己的编剧生涯。”▲西影艺术档案馆珍藏《秦颂》芦苇剧本手稿 基于对...
南方周末:回到《电影编剧没有秘密》这本书,你似乎对好莱坞电影格外推崇,是因为1980年代你主要观看的是美国电影吗? 芦苇:各国都有,但是不可否认,好莱坞在全世界范围内影响最大,而且美国电影是很好的学习对象,因为他们的电影构成最清楚。这可能也是美国人的特点,比较朴实和直接。学习之后就是实战,写剧本就是一本写完再...
“我确实是从政治的‘时代病’中逃出来的,现在正在努力从商品‘时代病’中逃出去,不管扒几层皮都在所不惜。”芦苇对自己的成长,有这样的一份自觉。 纵观芦苇的编剧作品,从《秦颂》到《霸王别姬》,从流产《白鹿原》到《狼图腾》,以及尚未拍摄的《龙的亲吻》《李陵传》《杜月笙》等,关于个体在时代中的境遇与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