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脉是什么意思 缓脉是指脉搏每分钟跳动次数在60次以下的脉象。 缓脉是中医脉象之一。正常情况下,人的脉搏在一息四至(每分钟60-90次),脉象和缓有力、节律均匀。而缓脉则表现为脉来怠缓,一息不足四至。缓脉可见于正常人,尤其是一些长期从事体力活动的人、运动员或睡眠状态时,这通常是生理性的,不代表疾病。但在...
缓脉是指脉象触之软、速度慢。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脉象,主要原因在于患者本身气血亏虚。气血亏虚之后无力推动血液运行,就会导致脉道不充盈,从而引起缓脉。这种情况下,患者可能会同时伴有全身乏力以及面色苍白的情况。 但如果患者本身气血亏虚,尤其是脾气虚之后,导致湿气内盛也会出现类似的症状,再加上湿气黏腻影响到正常...
在中医脉诊中,缓脉是一种重要的脉象类型。缓脉表现为脉搏弛缓松懈,通常出现在湿邪或脾胃虚弱的病症中。这种脉象表明体内湿气过重,或是脾胃功能不佳,导致气血运行不畅,使得脉搏呈现弛缓状态。然而,缓脉并非总是与疾病相关。在正常情况下,缓脉也可能是平和之脉,表现为和缓均匀。这种脉象通常出现在健康...
缓脉在中医脉诊中指的是脉象弛缓松懈的一种类型,常见于湿邪或脾胃虚弱的病症。它是一种和缓均匀的脉象,代表正常人的脉象状态。一息四至,来去弛缓松懈,是缓脉的典型特征。缓脉需与近似脉象如迟脉、濡脉、微脉、弱脉相区分。迟脉一息不足四至,濡脉则表现为浮细而软,微脉细而软弱,似有似无,弱脉则...
缓脉 huǎn mài 词语huǎn mài 注音ㄏㄨㄢˇㄇㄞˋ 引证解释 1. 中医脉象。弛缓松懈之脉。常见于湿邪及脾胃虚弱等症。2. 中医脉象。和缓均匀之脉。此为平人之脉。
汉语词典> 缓脉 脉象之一。可分:(1)正常脉。指脉搏和缓均匀,一息脉来四至五次;有病时脉转和缓,为正气恢复之征。(2)病脉。常见于湿邪困阻及脾胃虚弱等证。 每日三十词 養尊處優 養導 養就 養己 養幼 養廉 養廉地 養廉銀 養強 養形 養徒
沪江在线词典网为您精选缓脉的意思及读音、缓脉是什么意思、反义词、近义词等信息,由张祖荣于2016年4月26日添加。 读音: 注音: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 (1).中医脉象。弛缓松懈之脉。常见于湿邪及脾胃虚弱等症。 (2).中医脉象。和缓均匀之脉。此为平人之脉。
相对缓脉是医学用语,指正在发热(尤其是高热)的患者,其脉搏的加快与体温升高的程度不呈比例。术语介绍 患者体温每增高1℃,每分钟脉搏增加少于15—20次,系因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所致。而一般来说,患者体温每升高一度,脉搏要加快15-20次。相对缓脉常见于伤寒。但要注意一种情况,如果患者因为窦房结损害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