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大多数人愿意支付绿色溢价,但能承担的溢价上限大约在9%~12%,不同品类的商品之间有明显差距。并且,支付意愿和支付行动之间也存在着难以定量分析的差距。因此,如何在将更多气候友好的产品推向市场的同时不因过高的绿色溢价而流失客户?这是企业需要直面的问题和战略布局的重点。多数企业正努力维持着一种微妙的平...
学者对于绿色溢价存在的原因也进行了广泛讨论,如吕怀立等(2022)使用非金融企业发行的绿色企业债和公司债样本,发现绿色债券具有正外部性,其二氧化碳碳减排效益越高,绿色溢价越显著。 据此,本文以《共同分类目录》为研究契机,依据银行间债券市场的交易数据,将符合《共同分类目录》的中国银...
部分文献表明,绿色股票的表现优于棕色股票,表现为正的绿色溢价(例如Garvey et al.,2018; In et al.,2019; Cheema-Fox et al.,2021);而另一些研究则发现绿色股票表现逊色于棕色股票,得出负的绿色溢价(例如Bolton & Kacperczyk, 2021, 2023)。这种结果的多样性表明,绿色溢价的估...
绿色溢价(Green Premium)这一概念随着比尔盖茨的新书《气候经济与人类未来》的出版变成高频词汇,书中将绿色溢价定义为“产生碳排放的产品与不产生碳排放的替代品之间的成本差异”,可以简单理解为:在满足消费者同等效用的情况下,可实现碳中和的新产品与仍产生碳排放的原有产品之间的价格差。两者相比,新产品的价格...
可见站在消费者立场上,10%左右的绿色溢价可被广泛接受。然而该调查同时发现公司平均为更可持续的产品收取高达28%的溢价,远高于消费者愿意支付的水平,近一半的发达市场消费者和超过三分之一的快速增长市场消费者表示可持续生活的成本太高。 新兴市场崛起
1、什么是绿色溢价 在谈论碳达峰碳中和的时候,有一个概念经常出现,也非常关键,那就是“绿色溢价”((Green Premium),这是在实现零碳目标中非常核心的一个概念,涉及社会成本和代价问题。 绿色溢价这个概念为国内所知,主要来自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的《气候经济与人类未来》,书中的绿色溢价意指:使用零排放的燃料(或...
金秋十月,第一财经在2025春夏上海时装周M SPACE共创聚谈,发起“可持续时尚:产业策略与社群联结”圆桌对话,邀请深度参与实践的上下游代表,就产业前景与挑战展开多元讨论,推进行业内外的思考和行动,其中关于绿色信任和绿色溢价的话题,引发嘉宾热议。时尚和环保,似乎是一组天生的悖论。在消费品赛道,最热衷可持续的...
绿色溢价指的是如果使用没有碳排放的燃料来进行生产生活所花费的成本,会比用传统的化石能源进行生产生活的成本高出多少。绿色溢价通常都是正的,那么就意味着想要实现0排放的成本是巨大的,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有绿色溢价小于0的情况产生,这代表绿色溢价降为负数也是有可能的。 降低绿色溢价的因素 1、科技进步:绿...
绿色溢价通常是正值,意味着要减少碳排放,要额外付出巨大成本。生产端的成本上涨反映到消费端,就是物价的上涨,并不利于社会的绿色低碳转型。正如汤富强所说,降低绿色溢价就是加快“去碳化”的关键,能积极有效调动生产侧和消费侧的绿色低碳转型。降低绿色溢价有两个主要载体,降低清洁能源成本和增加传统化石能源成本...
”中金公司指出,这种“绿色溢价”正在重塑资本市场的定价逻辑。 企业端的变化更为剧烈。在双碳目标的倒逼下,上市公司董事会纷纷增设可持续发展委员会。中国上市公司协会调研显示,2024年沪深300企业平均ESG投入占营收比重达1.2%,较三年前提升3倍。这种战略级投入的背后逻辑在于:一方面,欧盟碳边境税(CBAM)等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