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勒贝克的第三任妻子。2018年,米歇尔·维勒贝克与一位中国女性结婚,这是他的第三任妻子。矛盾的血肉之躯 2022年1月,米歇尔·维勒贝克出版了极有可能是封笔之作的《歼灭》,小说塑造了一个由右翼政党控制的法国社会以及一个在父权社会中显得孤独又永恒的男性形象。在序言中,维勒贝克写到,“对我来说,现在是时...
我们很难找到第二个能够像维勒贝克这样描写出夸张图景的人来;描写移民生活的作家有很多,但不会有人像维勒贝克一样设想法国最终在移民的控制下陷入灾难;也有作家认为女权主义有一定的狭隘性,但没有人像维勒贝克那样在父权社会的男性身上打磨出可怜的诗意;不少作家也会借助性场景的描写来直接刺激...
2022年1月,米歇尔·维勒贝克出版了极有可能是封笔之作的《歼灭》,小说塑造了一个由右翼政党控制的法国社会以及一个在父权社会中显得孤独又永恒的男性形象。在序言中,维勒贝克写到,“对我来说,现在是时候停下来了”,媒体由此推断这将会是维勒贝克的最后一部作品。 维勒...
米歇尔·维勒贝克(Michel Houellebecq),本名米歇尔·托马,法国现代作家,小说家、诗人、电影导演。1958年2月26日(另一说1956年),维勒贝克出生于法属留尼汪岛,六岁时到法国本土与祖母生活。1978年(二十岁时,按其生日另一说则为1976年),以诗歌创作开始文学生涯。1991年,开始出版作品,包括诗集、小说、评论等。1998年,...
米歇尔·维勒贝克(Michel Houellebecq),本名米歇尔·托马,按作家本人的说法,他在1958年2月26日出生于法属留尼旺岛,六岁时,他远离父母,到法国本土与祖母生活,在父爱、母爱缺失的环境中长大,导致了他孤独与阴郁的性格。 青年时期的维勒贝克曾获得农学工程师文凭,后又学习电影艺术,出入诗歌俱乐部,与此同时,抑郁症也开始...
现实与虚构的高度重合,是米歇尔·维勒贝克——这位法国当代最负盛名的小说家对社会予以长期入微观察的必然结果。他的作品,无论浸泡在未来主义、存在主义、现实主义抑或是新自然主义中,其文学的恒定核心都直指法国及欧洲当下,维勒贝克本人则频繁出镜法国各大电视节目,堪称当代法国最耀眼的明星作家。维勒贝克笔调尖锐...
米·维勒贝克作 树才译 白昼升起 白昼升起,长高,又坠回城中 我们穿过了夜,毫无解脱之感 我听见公交车和社会交换的 微妙传闻。我进入那种在场。 今天发生了。不可见的表面 在风中界定我们的痛苦生命 在可怕的速度中成形,变硬; 但...
近日,上海译文出版社举办米歇尔·维勒贝克作品《反抗世界,反抗人生》《血清素》中文版首发会,并现场视频连线维勒贝克和他的妻子及宣传主理人李倩云,围绕其作品中的自我虚构、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等展开了探讨。视频画面中左侧为作家米歇尔·维勒贝克,右侧为李倩云自我虚构在小说《血清素》中,维勒贝克以第一人称“我...
据了解,尽管《KIRAC 27》的发行因官司被延误,影片仍会在今年5月上线。鲁滕贝克在一则声明中写道,“一直以来,我都怀揣着职业操守拍电影,我希望维勒贝克对这个结果也会感到满意。”维勒贝克是法国最著名的作家之一,是去年诺贝尔文学奖的热门人选,但他也多次因作品中大量露骨的色情描写遭到批评。在他的小说《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