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设计为18位,由登记管理部门代码、机构类别代码、登记管理机关行政区划码、主体标识码(组织机构代码)和校验码五个部分组成。为便于行业管理和社会识别,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第一位、第二位、第三位、第八位、第九位等采用全国统一的代码标识。《国务院关于批转发展改革委等部门法人和其他组...
单位组织机构代码和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在定义、组成、结构、实施与替代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区别。组织机构代码是过去用于标识组织机构的代码,而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则是现代经济活动中的企业数字身份证,具有更高的兼容性和稳定性。一、定义与用途 组织机构代码 定义:组织机构代码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内依法注册、依法登记的机关...
全国组织机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数据服务中心,原称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管理中心,是1993年经中央编办批准正式成立的事业单位,隶属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全国组织机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数据服务中心的主要职能为:会同国家标准化管理部门、登记管理部门制定统一代码国家标准,负责管理统一代码资源,建设和运行维护统一代码数据库,为...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和组织机构代码确实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之间存在明显的区别。 一、编制规则不同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是由18位的数字或大写英文字母组成的代码系统。这是中国为了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而实施的一项制度,通过一个登记管理部门进行统一编制,旨在标识一个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身份以及信用信息。 组织机构代码则是...
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关系如下: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是一组18位的代码,用于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身份识别,取代了原有的组织机构代码证和工商注册号;自2015年10月1日起,中国实行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登记证的三证合一,后续又整合了社会保险登记证和统计登记证,实现了五证合一;因此...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和组织机构代码不一样。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是一组18位的代码,用于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身份识别,而组织机构代码是一个由九位数字或大写拉丁字母本体代码加一位数字或大写拉丁字母校验码组成的识别码。自2015年10月1日起,中国实行了三证合一政策,即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登记证合并为一个证件,即...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是一组长度为 18 位的用于识别法人和其他组织的代码。它是将原来的营业执照注册号、组织机构代码、税务登记号等多个代码合为一体的编码,相当于法人和其他组织的 “身份证号”。其编码规则更为复杂,包含登记管理部门代码、机构类别代码、登记管理机关行政区划码、主体标识码(组织机构代码)、校验...
一、颁发机构不同:统一机构代码证是工商局颁发的,组织机构代码证是质监局颁发的。由登记管理部门代码、机构类别代码、登记管理机关行政区划码、主体标识码(组织机构代码)和校验码组成。二、组成不同: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由登记管理部门代码(1位)、机构类别代码(1位)、登记管理机关行政区划码(6位)...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登记管理部门代码+机构类别代码+登记管理机关行政区划码+主体标识码(组织机构代码)+校验码】第一部分(第1位):登记管理部门代码,使用阿拉伯数字或英文字母表示。例如,机构编制、民政、工商三个登记管理部门分别使用1、2、3表示,其他登记管理部门可使用相应阿拉伯数字或英文字母表示。第二部分(第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