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另有一说,出自《庄子·让王》,内容较为丰富,节选如下) 孔子穷于陈蔡之间,七日不火食,藜羹不糁,颜色甚惫,而弦歌于室。颜回择菜,子路、子贡相与言曰:“夫子再逐于鲁,削迹于卫,伐树于宋,穷于商周,围于陈蔡。...
陈蔡绝粮是什么意思“陈蔡绝粮”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历史典故,主要描述孔子在周游列国时遭遇的一次生存危机,以及他在困境中展现出的坚韧品格与教育精神。这一典故既是对孔子个人修养的生动刻画,也为后世树立了面对逆境时的典范。 一、典故的历史背景 春秋时期,孔子带领弟子周游列国传播儒...
由材料一“陈蔡大夫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孔子知弟子有愠心,乃召子贡而问曰……”和材料二“孔子穷于陈蔡之间,七日不火食,左据槁木,右击槁枝,而歌焱氏之风,有其具而无其数,有其声而无宫角,木声与人声,犁然有当于人之心。颜回端拱还目而窥之。仲尼...
他们把孔子及其弟子围困在陈蔡边境南坛湖的一个小岛上,以致绝粮七日,后楚国派军队迎接孔子才得以脱身。孔子和他的弟子们被围困,绝粮七日,其间孔子讲学弦歌不止。现在周口市淮阳县县城西南的南坛湖中还有古迹——弦歌台,又称厄台、绝粮祠,相传弦歌台为孔子被围困讲学弦歌处。弦歌台现存建筑有二门,正殿七...
孔子的一生有一件不得不提的大事,是他和他弟子险些饿死于陈蔡的包围之下。提到儒家文化,实际上永远绕不开这件事情,因为这事反应出了孔子的思想理念的模样和真正的君子、圣人的标准是怎样。我就姑且以故事的口吻来大概叙述一下,这一著名的“陈蔡绝粮”事件。声明:当然以下内容和正史相出入甚远,属于个人改编...
接下来的几天,孔子一行忍饥挨饿,在陈蔡的旷野中艰难行进。这时孔子师徒又被人包围住了。原来是陈蔡两国的大夫听闻了楚昭王欲聘请孔子的事,怕孔子辅佐楚王后,楚国会更加强大,自己这些在陈国、蔡国参政主事的大夫就危险了。看来,陈国和蔡国的执政者并非有眼无珠不识贤良,恐怕更多地还是出于私欲私心,才不敢让贤者...
孔子被困陈蔡,绝粮七日,为何还能慷慨弦歌? 《孔子家语·在厄》记载了孔子被困陈蔡,绝粮七日的故事:公元前489年,孔子在拜见楚昭王的路上,经过陈蔡,和弟子一起被两国发兵困于荒野上,绝粮七日。 关于被困的具体情形,有一段是这样描述的:“外无所通,藜羹不充,从者皆病。孔子愈慷慨讲诵,弦歌不衰。”...
陈蔡绝粮是指孔子一行在途经陈蔡两国时,因遭遇猜忌与阻挠而陷入粮食匮乏的艰难境地。具体来说:事件背景:楚昭王欲聘请孔子,但陈蔡两国的大夫担心孔子会对他们构成威胁,于是对孔子一行进行了阻挠。困境描述:孔子及其弟子在陈蔡两国之间被困七日,粮食匮乏,身处野外,条件极为艰苦。弟子们甚至因此...
1陈蔡绝粮:人要经得起考验,穷困也不胡作非为 《论语》: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孔子当年周游列国至陈国、蔡国之间,楚昭王听闻孔子博学贤达,遂派人去聘请孔子。孔子即准备前往拜见回礼。但陈国、蔡国得知此事后,担心孔子帮助楚国强大,...
大家有听过“陈蔡绝粮”的故事没有?孔老夫子带着他的学生走到了陈蔡之间,在那里饿了七天。子贡比较聪明,他就突破重围,出去跟当地的居民要到了一些粮食。大家七天没吃饭,有了粮食要赶快煮成粥,大家先止止饥。请谁去煮粥啊?当然不会请孔子了,他是老师嘛。于是就请最有德行的去煮,因为怕被偷吃。最后请颜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