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绛帖》是最早的私人所刻丛帖,以最古老的官刻丛贴《淳化阁帖》为底本而有所增删,是《淳化阁帖》谱系中的一种。 二十卷原件被一分为二,前后各有十卷。 《绛帖》前十卷的第一卷为诸家古法帖,第二至五卷为历代名臣法帖,第六、七卷为王羲之(303−361 年)书,八至十卷为王献之(Wang Xianzhi,344−386...
这次分享一下宋拓(北宋)《绛帖》第二卷中收录的三国时曹魏重臣、著名书法家钟繇的法帖合集。钟繇书法师承蔡邕、曹喜等当时非常知名的书法家,特别擅长隶书、楷书和行书。据说是钟繇最早衍化出了楷书,所以就有钟繇是楷书鼻祖之说;《宣和书谱》评价钟繇,说他“备尽法度,为正书之祖”。张怀瓘《书断》对钟繇的...
《绛帖》为北宋潘师旦摹刻,因刻于绛州,故名。《绛帖》是与《淳化阁帖》齐名的三大名帖之一,为书法瑰宝。该帖刻于1049--1063年(宋皇祐、嘉祐年间),集宋以前书法名家之大全,具有很高的书艺价值。《绛帖》以《淳化阁帖》为底本而有所增删。绛帖选帖范围是以《淳化阁帖》为基础,所收佳帖有李斯、诸葛亮...
《绛帖》是北宋潘师旦临摹的。它之所以得名,是因为它是在绛州刻的。《绛帖》是与《淳化阁帖》齐名的三大名帖之一,是书法的瑰宝。这本应该是明代的版本,北宋潘石丹临摹。但也很少见。 《绛帖》又称“潘驸马帖”(宋朝曾宏父认为“绛帖”是驸马潘正夫所摹刻)。绛帖前十卷第一卷是诸家古法帖,第二至第五卷是名臣...
一部是为"私本".故亦有称绛帖为潘氏二子帖.这是《绛帖》的第二代.两石于公元1126年靖康之变时落入金人手.1212(金崇庆初年,南宋嘉定五年)金代高汝砺据公库本重刻,共十二卷,称为新绛本.是为新一代《绛帖》,新帖避金帝完颜亮讳,故"亮"字缺笔,也称"亮"字不全本. 《绛帖》支派有五:甲...
《绛帖》前十卷的第一卷为诸家古法帖,第二至五卷为历代名臣法帖,第六、七卷为王羲之书,八至十卷为王献之书;后十卷第一卷为大宋帝王书,第二卷历代帝王书,第三至六卷为王羲之书,第七、八卷为历代名臣法帖,第九卷为唐法帖,第十卷是唐、宋法帖。 绛帖选帖范围是以《淳化阁帖》为基础,所收佳帖有李斯、...
钟繇 宣示表(绛帖) 纸本大小29.67x67.73cm 此小楷体势微扁,行间茂密,点画厚重,笔法清劲,醇古简静,富有一种自然质朴的意味。钟繇 宣示表(绛帖) 纸本大小29.67x67.73cm 此小楷体势微扁,行间茂密,点画厚重,笔法清劲,醇古简静,富有一种自然质朴的意味。钟繇 宣示表(绛帖) 纸本大小29.67x67.73...
●《绛帖》 《绛帖》是最早的私人所刻的丛帖,也是同《淳化阁帖》齐名的“中国三大书法丛帖”之一。《绛帖》从宋代起便有翻刻,拓本繁杂。 《绛帖》 明刊本 第一卷 如果说《淳化阁帖》是官方刻帖的经典和书法法帖的开山鼻祖,那《绛帖》就是中国私刻法帖的开山鼻祖。明代民间私刻法帖非常多,经典之作也非常多,...
钟繇 宣示表(绛帖) 纸本大小29.67x67.73cm 钟繇(151—230),字元常,世称“钟太傅”,颍川长社(今河南长葛东人),三国魏著名书法家。他所处的正是隶楷错变的时代,正如元袁裒《总论书家》所谓:“汉魏以降,书虽不同,大抵皆有分隶余风,故其体质高古。”因此在他的...
孙溟㠭浅析《绛帖》 《绛帖》是汇集摹刻众多名帖。北宋时潘师旦共摹刻二十卷,以《淳化阁帖》为基础有增加和删减,因为是在降州《今山西新降》摹刻的故此而得名。 《绛帖》 《绛帖》 《绛帖》 据传潘师旦去世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