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马克思虽不是我们今天经常说的“富二代”,但起码也算得上是生活富足、衣食无忧,有一定的社会地位。马克思是家中第三个孩子,聪明伶俐,充满朝气。他尤其敬重自己的父亲,不但一直随身携带父亲的相片,在往后外出求学的过程中也经常与父亲来往书信,汇报思想动态,交流情感。在马克思不到两岁的时候,他们全家从先...
马克思的“学霸”体现在通宵达旦、废寝忘食地阅读和思考,由于大脑CPU运转过热,马克思曾经一度“死机”,重病住院。即便是住院休养,马克思仍然认为这是一段难得的学习时间,索性把黑格尔的著作从头到尾读了一遍,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因为...
因为无论是马克思生活过的特里尔还是波恩,都属于欧洲西部,而柏林属于欧洲东部,对当时的欧洲来说,西部远远比东部繁华。因此,马克思不太愿意去一个相对落后的陌生地独自生活。 到了柏林以后,马克思在写给父亲的信中提到:“到柏林去旅行我也是淡漠的,要是在别的时候,那会使我异常高兴,会激发我去观察自然,还会燃起我对...
读了马克思的故事后,我觉得我可不能这样。我要像马克思那样,一旦确定了目标,就要坚持下去。 从《给你讲讲马克思》这个系列故事里,我得到了好多好多的启发。马克思就像是一个榜样,让我知道在学习上要积极,对朋友要包容,对有困难的人要关心,面对问题要积极解决,对自己的信念要坚持。我希望我能把这些启发都用到我...
隔壁好邻居威斯特华伦公爵也是个博闻广识的民主人士,当马克思来家里做客时,就给他讲讲希腊故事,背诵几段莎士比亚的剧本。日复一日,小马克思虽然没有进过学校,却在心里种下了许多智慧的种子,知识水平比同龄的许多孩子恐怕都要高一些。小马克思特别爱思考,他总是喜欢寻根问底,从小就显露出了对哲学的懵懂兴趣。...
《给90后讲讲马克思》开讲啦!带你认识一个不一样的马克思 ---的确有这样一个人,他生活在动荡奔腾的十九世纪,他有一把浓密的大胡子,他目光如炬、身形魁梧、意志坚定,他一生劳碌奔波、博学多识、著述无数。
马克思认为,对于德国来说,不是想得太少,而是想得太多:有太多从事批判工作的思想派别,彼此之间互相写文吵架,但只是流于词语和表达形式上的争辩;真正要紧的是关注社会实际的发展变化,并展开切实有效的行动方案。 所以,马克思用实践的原则代替了思辨的原则,而“实践”就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真正基石与活的灵魂。马克思关注人...
因此,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一项重要成果,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共老一辈无产阶级共产党人接触到的最早的马克思主义的著作之一,就是《共产党宣言》。在陈望道翻译的第一个《共产党宣言》中文本出版发行时,它就震惊了中国。毛泽东对《共产党宣言》爱不释手,他曾说:“共产党宣言,我看了不下一百遍,遇到问题,我就翻阅...
#微信推文# 给你讲讲马克思|第十五讲:谁与我生死与共从60年代中期开始,马克思的病情就持续恶化,但他还是通宵达旦地工作。恩格斯曾反复催促马克思抓紧出版《资本论》,但也对老朋友的身体状况万分关切。在1866年2月份的一封信中他这样说到,“万一你出了什么事情,整个运动会怎样呢?如果你这样一意孤行,事情必然要弄...
亨里希除了教他德文、算术和图画课程之外,还经常带他去参观各种展览,游览名胜古迹,给他讲历史故事,分享世界各地的风俗和最新的要闻。每次爸爸开始讲课的时候,马克思总是瞪圆双眼,认真听讲。隔壁好邻居威斯特华伦公爵也是个博闻广识的民主人士,当马克思来家里做客时,就给他讲讲希腊故事,背诵几段莎士比亚的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