绒白乳菇Rónɡ Bái Rǔ Gū 别名 蘑菇 功效作用 追风散寒;舒筋活络。主手足麻木;半身不遂 英文名 始载于 毒性 有毒 归经 药性 温 药味 苦 绒白乳菇 【别名】蘑菇 【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伞菌目红菇科绒白乳菇lactarius vellereus fr.,以子实体入药。 【生境分布】生于...
绒白乳菇 Rónɡ Bái Rǔ Gū 别名蘑菇 功效作用追风散寒;舒筋活络。主手足麻木;半身不遂 英文名 始载于 毒性有毒 归经 药性温 药味苦 绒白乳菇 【别名】蘑菇 【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伞菌目红菇科绒白乳菇lactarius vellereus fr.,以子实体入药。
【化学成份】含多种倍半萜类化合物,内有 硬酯酰基绒毛乳菇素(stearoyl velutinal),绒白乳菇醛(Velleral),异绒白乳菇醛(isovelleral),5,13-环氧-3β,8β-二羟基乳菇-5,7(13)-二烯[5,13-epoxy-3β,8β-dihydroxy lactara-5,7(13)-diene ],5,13-环氧-8β-乳菇-3(12),5,7(13)-三烯-8...
绒白乳菇 【拼音名】Rónɡ Bái Rǔ Gū 【来源】 药材基源:为红菇科真菌绒白乳菇的子实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actarius vellereus (Fr.)Fr.[Agari-cus vellereus Fr.]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子实体,去泥沙,杂质,晒干。 【原形态】菌盖8-30cm,下凹后呈半漏斗形,白色,表有绒毛覆盖,有时具赭色晕...
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伞菌目红菇科绒白乳菇Lactarius vellereus Fr.,以子实体入药。 生境分部生于阔叶林内地上。分布于吉林、陕西、安徽、福建、湖南、四川、云南。 性味苦,温。 功能主治追风,散寒,舒筋,活络。 备注为“舒筋丸”原料之一。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真菌类担子菌纲伞菌目红菇科绒白乳菇Lactarius vellereus Fr.,以子实体入药。 名称绒白乳菇(Rónɡ Bái Rǔ Gū) 别名蘑菇 功能主治追风,散寒,舒筋,活络。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2g;或入丸、散。 性味苦,温。 纠错 推荐0 0 0 880 绒白乳菇性状及选购 ...
绒白乳菇 绒白乳菇用于追风,散寒,舒筋,活络。 【别名】蘑菇 【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伞菌目红菇科绒白乳菇Lactarius vellereus Fr.,以子实体入药。 【生境分布】生于阔叶林内地上。分布于吉林、陕西、安徽、福建、湖南、四川、云南。 【性味】苦,温。
《全国中草药汇编》:绒白乳菇 别名:蘑菇 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伞菌目红菇科绒白乳菇Lactarius vellereus Fr.,以子实体入药。 生境分布:生于阔叶林内地上。分布于吉林、陕西、安徽、福建、湖南、四川、云南。 性味:苦,温。 功能主治:追风,散寒,舒筋,活络。
绒白乳菇,中药名。为红菇科真菌绒白乳菇Lactarius vellereus Fr.的子实体。分布于辽宁、陕西、安徽、福建、湖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具有祛风散寒,舒筋活络之功效。常用于手足麻木,半身不遂。入药部位 子实体。性味 味苦,性温。功效 祛风散寒,舒筋活络。主治 用于手足麻木、半身不遂。用法用量 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