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权之道是指在处理问题时,既坚持不变的原则(“经”),又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变通(“权”)的智慧。 1. “经”与“权”的定义 “经”:指不变的原则或规范,类似于织布机上的纵线,固定不变,代表永恒的价值或准则。 “权”:指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灵活变通,类似于秤砣,需要根据秤盘中的重...
中华文化中的“经权之辩”,为破解这一矛盾提供了方法论指引。儒家思想强调“执经达权”的实践智慧,既守“经”之常道,又通“权”之变易。程朱理学提出“权者,经之所不及”,王夫之主张“经权合一”,这些思想精髓揭示了手工艺传承既要恪守“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的造物哲学,又要建立与时俱进的创新...
“经”就是不变的原则,“权”就是因时、因地、因人、因事而变动,以求制宜的权变。经权之道可以分成五个阶段,必须掌握五种要领,要点如下所述:(1)慎重立经:务求大家确立中心理念。(2)决定型态:权在经内,权在经外以及经权交集,都要详加分析,审慎抉择。(3)沟通原则:共同把握“权...
儒家思想强调“执经达权”的实践智慧,既守“经”之常道,又通“权”之变易。程朱理学提出“权者,经之所不及”,王夫之主张“经权合一”,这些思想精髓揭示了手工艺传承既要恪守“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的造物哲学,又要建立与时俱进的创新机制。所谓“经”,在于对文化基因的系统性提炼,包含材料认知、...
中道管理—经权之道篇 中道管理—经权之道篇 第一讲 经权是安人的方法(上) 引言 经是组织成员的共识 权指配合时空的态度 安人的经不应该常变 安人的权要随时变动 经权要以安人为目标 安人有赖于持经达变 引言 《易经》 是一个非常完整的思想体系, 是中华文化的总源头之一, 是世界上最早提出整体观的...
知祛邪扶正,则知偏盛属客邪之盛衰,非元阴元阳之自能偏盛也。 中医治疗疾病的二法:经法(不易之法)、权法(变易之法)。 权法以邪立法,先寻找疾病,然后才秒开始治疗疾病,这是疾病为中心; 经法以道立法,只关注阴阳之气是否冲和、关注元气的状态,使阴阳冲和,元气自然无为而治之,不治病而病自除。 《道德经》...
契距之道13 契距之道4 契距之道6 契距之道5 契距之道7 契距之道8 契距之道9 契距之道11 契距之道12 契距之道10 经权之道7 经权之道6 经权之道11 经权之道5 经权之道8 经权之道10 经权之道9 中道管理 M理论及其运用22 经权之道1 经权之道3 经权之道2 经权之道4 契距之道2 契...
中国式管理当中的安人之道、经权之道和絜矩之道,是三个非常重要的管理理念,下面我分别来谈谈它们是如何运用的。首先,安人之道。安人之道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注重人的需求和感受。在管理中,我们要关心员工,尊重员工,理解员工,让员工在工作中感受到温暖和关怀。同时,我们也要注重员工的成长和发展,为员工提供培训...
契距之道13 契距之道4 契距之道6 契距之道5 契距之道7 契距之道8 契距之道9 契距之道11 契距之道12 契距之道10 经权之道7 经权之道6 经权之道11 经权之道5 经权之道8 经权之道10 经权之道9 中道管理 M理论及其运用22 经权之道1 经权之道3 经权之道2 经权之道4 契距之道2 契...
柳宗元提出“刑以秋冬”是未尽于经权之道。在《断刑论》中“为仁必知经,智必知权,是又未尽于经权之道也。何也?经也者,常也;权也者,达经者也。皆仁智之事也。离之,滋惑矣。经非权则泥,权非经则悖。” 他认为“经”是常道,“权”是达到常道,二者都是属于仁、智的事。只有经无权陷于拘泥,但只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