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套教材为首套经方培训系列教材,包括《经方概论》《经方方证》《经方药证》《各科经方》《各家经方》以及《基层经方推广手册》六本,由南京中医药大学国际经方学院组织编写,黄煌教授担任主编。突出经方医学的独特性、规范性、系统性和实践性,以培养经方临证辨治思维能力为核心,系统、全面讲述经方医学“方—证—人”...
4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证 附子证 细辛证的组合) 5麻黄汤(抓住“经典方证”的麻黄八证运用) 6四逆汤(脉微细、但欲寐) 7吴茱萸汤(消化道寒饮方,治疗消化道大量的水样分泌物。与治疗呼吸道寒饮的小青龙汤相互对称)。 (二)热体方 1白虎汤(代谢旺盛 高热脱水)...
1当归四逆汤(整体羸瘦—大枣 甘草;局部冷痛---桂枝、细辛;当归、芍药、通草) 2葛根汤(葛根背 自下利 无里热) 3理中汤(小肠温度低、吸收机能低下) 4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证 附子证 细辛证的组合) 5麻黄汤(抓住“经典方证”的麻黄八证运用) 6四逆汤(脉微细、但欲寐) 7吴茱萸汤(消化道寒饮方,治疗消化...
52. 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肾着汤)证方证标准 1、特征症状:(1)肢体痹证:身体重,腰中冷或者腰以下冷痛,形如水状,腹重如带五千钱;(2):尿频。 2、主要症状(太阴里寒证):口淡不渴,口唇淡白,面部无华,平素可有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口不渴,时腹自痛,口内清涎沫多,神疲 乏力。 3、可伴随症状:浮肿,或...
本套教材为首套经方培训系列教材,包括《经方概论》《经方方证》《经方药证》《各科经方》《各家经方》以及《基层经方推广手册》六本,由南京中医药大学国际经方学院组织编写,黄煌教授担任主编。突出经方医学的独特性、规范性、系统性和实践性,以培养经方临证辨治思维能力为核心,系统、全面讲述经方医学“方—证—人”体...
160条经方方证要点提炼 1无汗而咳嗽、无汗而发热(麻黄)+面色青灰,痰鸣声、流清水鼻涕,舌苔白水滑(半夏、干姜、细辛)=小青龙汤。2舌苔白水滑+腹泻=苓桂术甘汤。3心中烦躁、尿黄、苔黄,脉数(黄连)+胃脘满闷(半夏)+食欲不振、面色晦暗无光、疲劳乏力,大便稀溏(干姜)=半夏泻心汤。4胸腹撑胀满闷,...
1无汗而咳嗽、无汗而发热(麻黄)+面色青灰,痰鸣声、流清水鼻涕,舌苔白水滑(半夏、干姜、细辛)=小青龙汤。 2舌苔白水滑+腹泻=苓桂术甘汤。 3心中烦躁、尿黄、苔黄,脉数(黄连)+胃脘满闷(半夏)+食欲不振、面色晦暗无光、疲劳乏力,大便稀溏(干姜)=半夏泻心汤。
经方安全可靠、简便廉验,比如桂枝汤,据考证源于《汤液经法》,时至今日仍历久弥新。小柴胡汤不仅国内在用,国外也在用,疗效肯定。所以经方不仅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也属于全人类的优秀文化。经方方证共有四大特征,用好经方的关键是重视和掌握好方证,这是打开和挖掘经方宝库的“金钥匙”。 经方方证的四大特征...
经方中治疗痹证的方剂很多,以下具体总结各方证的特点。一、附子汤证 原文:少阴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恶寒者,当灸之,附子汤主之。(304)少阴病,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者,附子汤主之。(305)方证特征:本方为温经驱寒除湿之方。用于阳虚寒湿,身疼,骨节疼痛等症。原文提示此为少阴病,...
“方-病-人”思维模式是在“方证相应”基础上的延伸。病与人都是方证的重要组成部分,识病与识人都是临床医生应该掌握的思路。识病,有利于定向;识人,有利于定位。识病是定法,识人是灵变。识病与识人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此外,“方-病-人”思维模式的提出,突出了经方医学的整体性和全科性,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