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海岳《南明史》绍武皇帝名讳略辨 所谓南明,主要是指在北京明朝廷崇祯皇帝朱由检吊死煤山后,其他藩王在南方陆陆续续建立明政权与清廷对峙的时期。我们一般说南明有三帝一王,即安宗弘光帝、绍宗隆武帝、昭宗永历帝、监国鲁王,但实际上,隆武二年年末还有一个唐王绍武帝也曾确确实实地登了基称了帝。绍武帝是隆武帝...
钱海岳《南明史》中关于绍武皇帝名讳的辨析,主要存在以下差异和观点:名讳差异:钱海岳在《南明史》的《唐王列传》中提及绍武帝时,使用的是“聿鐭”这一名讳。但在同一本书的《丁魁楚列传》中,绍武帝的名讳被写作“釒粤”。书写差异的原因:这两种不同写法可能源于不同的手稿来源或整理阶段。《南明史...
在钱海岳这个认识的基础上,当我们去查“表”时,会发现绍武的名讳也仍是“聿鐭”。至于“本纪”中提到绍武的《绍宗本纪》《昭宗本纪》,也都是“鐭”。再结合前文已说的《唐王列传》写的也是“鐭”,看来,钱海岳先生和我们平常见到的绍武皇帝名讳“聿(釒粤)”的写法是不一样的,他是认为绍武帝姓朱名聿鐭的了...
登基的这个人就是南明第三位皇帝朱聿鐭,年号绍武,他是朱元璋二十三一唐王朱桱的八世孙。南明第二位皇帝朱聿键的弟弟。当上皇帝的朱聿鐭并没有想着光复故土,而是将自己的同宗视为敌人,与永历政权争夺正统。双方都是割据一方的小政权,实力有限,却为了争夺正统大打出手,严重削弱了双方的实力。在绍武,永历争斗的...
南明一共四位皇帝,他们之间有直接亲属关系的就只有隆武皇帝和绍武皇帝了,如果承认隆武皇帝,那么绍武皇帝...
绍武年号建于绍武元年(隆武二年,清顺治三年)十一月初二(公元1646年12月),同年十二月十五日(公元1647年1月),清军攻入广州,绍武政权灭亡,绍武年号仅存40天。3.朱聿鐭简介:南明绍武帝。明太祖二十三子唐定王朱桱八世孙,南明绍宗(隆武帝)朱聿键之弟。隆武帝死后,他在隆武二年(清顺治三年...
他死后,在广州的明朝皇族24人,都被清兵捕杀。 朱聿鐭史称绍武帝。朱聿鐭被俘后却表现出了一定的气节,也是值得称道的。 1647年,郑成功辅东武帝即监国位,上绍武帝庙谥文宗贞天应道昭崇德毅宁文宏武达仁闵孝节皇帝。绍武君臣冢在广州越秀公园内,也就是绍武陵。 3楼2010-10-23 22:26 回复 ...
钱海岳在其著作《南明史》中对绍武皇帝的名讳有所辨析。通常,南明时期有三位公认的皇帝和一位监国,但隆武二年年末,唐王朱聿鐭曾短暂称帝,史称绍武帝。钱海岳的《南明史》虽未将绍武帝列入“本纪”,但在《唐王列传》中提及了他的名字,写作“聿鐭”。这与常见史书记载的“聿(釒粤)”不同,...
至于“本纪”中提到绍武的《绍宗本纪》《昭宗本纪》,也都是“鐭”。再结合前文已说的《唐王列传》写的也是“鐭”,看来,钱海岳先生和我们平常见到的绍武皇帝名讳“聿(釒粤)”的写法是不一样的,他是认为绍武帝姓朱名聿鐭的了。 然而当我无意间翻看《卷一百十九·丁魁楚列传》时,突然发现在此传中,整理版也...
南明一共四位皇帝,他们之间有直接亲属关系的就只有隆武皇帝和绍武皇帝了,如果承认隆武皇帝,那么绍武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