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误》出自《红楼梦》第五回。这首曲子主要描写红楼梦的主角贾宝玉对薛宝钗和林黛玉的态度,写贾宝玉婚后仍不忘怀死去的林黛玉,写薛宝钗徒有"金玉良姻"的虚名而实际上则终身寂寞。整首曲以强烈的对比手法,通过宝玉之口表现了作者对符合封建秩序和封建家族利益的所谓美好姻缘的否定和批判。反馈...
这首曲子出自《红楼梦》,象征着封建婚姻的「金玉良姻」和象征着自由恋爱的「木石前盟」,在小说中都被画上了癞僧的神符,载入了警幻的仙册。这样,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悲剧,贾宝玉和薛宝钗的结合,便都成了早已注定了的命运。这一方面固然有作者悲观的宿命论思想的流露,另一方面也曲折地反映了这样的事实:在封建宗法社会...
[终身误]是以贾宝玉的立场,讲述他与林黛玉的木石姻缘,与薛宝钗的金玉良姻。有观点认为[终身误]只写贾宝玉和薛宝钗,并不对。[终身误]是贾宝玉、林黛玉和薛宝钗三人的[终身误],绝不仅仅只是贾宝玉和薛宝钗。我是君笺雅侃红楼,为您讲述《红楼梦》里的那些事儿 ❂签约全网维权,抄袭剽窃搬运后果自负...
《红楼梦》中的终身误有几重含义,从不同的角度来看,都能体现出贾宝玉一生的喜怒哀乐离愁怨。首先,终身误可以指谬误和错误。在这个意义上,宝玉和黛玉、宝钗三人的婚姻可以称之为一场错误。林黛玉和宝玉之间的爱情因为王夫人的反对而无法得到认可,最终导致了黛玉的离去和死亡。而宝玉与宝钗的婚姻只是从外表上看...
终身误:误了谁的终身?原创 兰藉文化 红楼梦研究 作者肖旭,原名郑喜林,中文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特聘研究员,河北作家协会会员。标题为编者另加。作者 肖旭 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终身...
曹雪芹约1715年5月28日约1763年2月12日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作者祖籍存在争议辽宁辽阳河北丰润或辽宁铁岭出生于江宁今南京曹雪芹出身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世家他是江宁织造曹寅之孙曹顒之子一说曹頫之子 曹雪芹《终身误》原文及赏析 《终身误》这首曲子出自《红楼梦》,象征着封建婚姻的...
《红楼梦》十二支曲之终身误,一曲道尽贾宝玉的无奈,他和林黛玉是木石前盟,是誓言,是爱情;他和薛宝钗是金玉良姻,是婚姻,是责任。两个都是琴棋书画的大家女子,既然有了黛玉又何必来一个宝钗。宝钗是一个很好的妻子,是一个很好的贤内助,可以举案齐眉,尊重丈夫,相夫教子。可是终究不是自己的爱人,贾...
红楼梦曲最大的争议,来自前两支《终身误》和《枉凝眉》,这两只曲子所咏叹的人物到底是谁,莫衷一是,尤其《枉凝眉》,咱们不妨试着分析一下。 关于红楼梦曲,警幻仙子曾这么介绍:此或咏叹一人,或感怀一事,偶成一曲,即可谱入管弦。也就是说,这些红楼梦曲,不全是咏叹人物的。 加上“红楼梦引子”和“...
第十六回脂批指出:“凡用宝玉收拾,俱是大关键”,红楼梦曲《终身误》和《枉凝眉》,其实就是在故事即将终局之时由贾宝玉“收拾”的“大关键”。两首梦曲,以宝玉的声口哀悼不幸夭亡的黛玉、感怀艰辛度日的宝钗。在假借意在“使闺阁昭传”的红楼文本中,钗黛无疑是文本之第一正人一一贾宝玉生命中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