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终北国原文及翻译,欢迎阅读了解。 原文 禹之治水土也,迷而失涂,谬之一国.滨北海之北,不知距齐州几千万里.其国名曰终北,不知际畔之所齐限,无风雨霜露,不生鸟兽、虫鱼、草木之类.四方悉平,周以乔陟.当国之中有山,山名壶领,状若甔甀.顶有口,状若员环,名曰滋穴.有水涌出,名曰神瀵,臭过兰...
终北国原文及翻译终北国原文及翻译 原文: 禹之治水土也,迷而失涂,谬之一国。滨北海之北,不知距齐州几千万里。其国名曰终北,不知际畔之所齐限。无风雨霜露,不生鸟兽、虫鱼、草木之类。四方悉平,周以乔陟。当国之中有山,山名壶领,状若甔甀。顶有口,状若员环,名曰滋穴。有水涌出,名曰神瀵,臭过...
终北国,是中国神话传说中北方最远的一个国家。 国家的地形好像一块磨盘石,四周围绕的小山冈就是磨盘石的边沿,也是国家的天然疆界。 中央有一座山,名叫壶领,形状像个没有边的泡菜坛子,从那泡菜坛子口上经常涌出一汪水流来,分布在山下平原的各处。 这水名叫“神瀵”,又甜又香,只消吃一点点,便能充饥解渴...
三)终北国禹之治水土也,迷而失涂,谬之一国。滨北海之北,不知距齐州几千万里。其国名曰终北,距至也。当国之中有山,山名壶领,状若甔槌①,顶有口,状若圆环,名曰滋穴。有水涌出,名曰神瀵②,臭过兰椒,味过醪醴③。一源分为四埒,注于山下。经营一国,无不悉遍。土气和,亡札厉。人性婉而从物,不竞不...
终北国文言文翻译及相关解析 一、文言文翻译 “终北国”并非一个需要翻译的词汇,而是一个地名,源自中国古代神话,具体出自《列子·汤问》。在文言文中,对于“终北国”的描述,可以直接引用原文,如:“禹之治水土也,迷而失涂,谬之一国。滨北海之北,不知距齐州几千万里。其国名曰终北……” 若需将这段描述翻译...
终北国禹之治水土也,迷而失涂,谬之一国。滨北海之北,不知距齐州几千万里,其国名日终北。当国之中有山,山名壶领,状若颜甄 。顶有口,状若员环,名日滋穴。有水涌出,名日神瀵 ,臭过兰椒,味过醪醴 。一源分为四孚④,注于山下。经营一国,亡不悉遍。土气和,亡札厉⑤。人性婉而从物,不竞不争;柔...
“终北国”的自然与社会 禹在治理水土的过程中,曾迷失方向,误入一个名为终北的遥远国度。这个国家位于北海之北,距离齐州极远,其中心有一座山,名为壶领,形状如同甔甀。山顶上有一个洞穴,形状像圆环,名为滋穴。从洞穴中涌出的水被称为神瀵,其气味胜过兰椒,味道胜过醪醴。神瀵的源头分为四条支流,...
道境的象征意义 大道被象征为终北国,寓言通过人物对道境的不同反应,探讨了知与辨的重要性,以及人们在面对理想境地时的困惑与选择。正如《老子》所言,上士闻道勤行,中士若存若亡,而下士闻道则大笑之。这则寓言揭示了世间真正能体悟并追求大道的人实属罕见,令人深思知与辨如何真正引导人们走出迷途,回归大道。
终北国的特点:优越的自然环境和理想的社会环境。 “终北国”具有优越的自然环境和理想的社会环境,这里气候宜人,环境舒适;人人平等,和睦快乐,这里没有压迫,没有瘟疫,没有战争,没有病痛….….几乎是“大同世界”的具体描写,也是一个更为古老的“桃花源”,作者一方面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另一方面也表达了对理想...
“终北国”源于《列子.汤问》,描述一个“气候温顺、不劳作不思考更无喜怒哀乐、不饥不饱无病无灾无思不想”的国度,对“终北国”的追问、理解与再现,构成此次展览的主线。在瞿广慈看来,对终北国的追问,既引起思考,也在反思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