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军请缨 [ zhōng jūn qǐng yīng ]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 zhōng jūn qǐng yīng ] 请缨qǐngyīng 请求交给杀敌任务;自请从军报国 军自请,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汉书·终军传》 内容来自网友贡献并经过权威书籍校验,百度提供平台技术服务。 贡献释义 ...
终军请缨,汉语成语,拼音zhōng jūn qǐng yīng,意思是 比喻主动请求担当重任。终军,字子云,汉济南人,十八岁至长安上书言事,拜谒者给事中。曾论边事,擢为谏议大夫。自请出使南越,欲说服其王使入朝,并以长缨羁致为喻。出自 东汉班固《汉书·终军传》,查成语,就
“终军请缨”是西汉时期青年终军主动请求出使南越、劝说其归顺汉朝的历史典故,象征勇于担当的报国精神。这一故事展现了汉代边疆治理的努力,成为后世激励青年报效国家的典范。 背景与人物 终军(字子云或少卿)是西汉济南人,自幼聪慧博学,弱冠之年便以善辩闻名。18岁被选为博士弟子,后担任谒者等...
终军请缨的意思 终军请缨含义解释 终军请缨 [zhōng jūn qǐng yīng] 中国古代典故。终军请缨字义分解 纠错 终 拼音:zhōng,部首:纟,总笔画:8,结构:左右结构 终字解释:zhōng 1. 最后;结局<跟“始”相对> 2. 指人死 3. 从起始到末了 ... 终字笔顺:𠃋、𠃋、㇀、丿、㇇、㇏、丶、...
终军得知后,便挺身而出,并说:“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后来终军所说的这句话,便让后人引申出了请缨一词,所以终军绝对算得上是请缨一词的创始人。来到南越后,终军成功说服了南越王臣服汉朝,汉武帝也是大喜开外。不过南越国的丞相吕嘉却并不愿意臣服汉朝,因为他的地位在南越国属于一人之下...
”请缨典故即出于此。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汉武帝派终军和安国少季一起出使南越。到了南越后,经过终军等人的努力,南越王表示愿意“举国内属”。汉武帝闻之十分高兴,赐南越王及大臣们印绶。为进一步镇抚南越,在南越推行汉朝的制度,逐步改变当地的风俗习惯,汉武帝决定让一批汉朝使者留在当地,继续开展工作...
终军请缨典故 将军请缨典故相关 【典源】《汉书·终军传》:“南越(亦称南粤)与汉和亲,乃遣(终)军使南越,说其王,欲令入朝,比内诸侯。军自请:“愿受长缨(即长绳),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军遂往说越王,越王听许,请举国内属。”【释义】终军出使南越,向朝廷表示:只要给他一根长绳,定把...
下面从这些方面详细解释终军请缨典故的含义。 1.报效祖国 终军请缨的故事中,终军以请缨的方式表达了他渴望为国效力的决心。他自幼勤奋好学,博闻强记,以辩博著名于州郡。在二十多岁时被选为博士弟子,受到汉武帝的赏识,被任命为谒者给事中。他之所以闻名于世,主要原因就在于他以实际行动报效祖国。 2.赤胆...
“请缨”一词,象征着从军报国的崇高使命。它源于西汉著名政治外交人物终军的故事。汉武帝为了臣服南越,决定派出使者,终军便主动请缨,表示若南越王不肯归顺,他愿用长缨将其捉拿。这一请缨,成为了他重要的外交使命,他成功说服南越王内附汉朝,并留镇南越。然而,这位少年英才在后来的南越叛乱中不幸遇害,英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