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产者这个玩意,本身是作者对于资本主义的嘲讽,是资本主义理论发展到最终形态的体现,即:为何完全竞争下能产生出垄断者。现有的资本主义理论认为市场能自动调配资源,以达到最佳配置,然而这导致的就是“最佳配置”垄断了所有资源。更别说终产者最终的使命不是创造财富,而是赡养人类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3-06-23...
终产者是一个极端的假想人物,他是第一地球上唯一的富人,拥有整个星球的财富和资源,而其他数十亿穷人则被他驱逐到宇宙中流浪。这个设想是中国科幻作家刘慈欣在小说《赡养人类》中提出的,反映了资本主义发展到极致的恐怖经济分析终产者的出现是因为社会财富分配的失衡和超等教育的普及,导致富人和穷人之间的智力和文化...
“终产者”概念..刘慈欣在其科幻小说《赡养人类》里提到过一个“终产者”的概念,在这部小说里他描述了资本主义发展到极致的恐怖。某个类地文明的星球上,全世界的大多数财富都集中在了一个人的手里,甚至连水和空气都变成了他的私人
终产者社会就是全部人类财富产权集中在一个主体身上的社会,终产者只能是秦始皇那样的人物,除他的直接继承人以外,其他亲朋好友及其子女都不能是资本家,不然就不能叫终产者社会了。 如果大资本家要靠其他人管理自己资产,终产者自然也要靠别人帮忙管理自己的资产。但请注意,不要把终产者看作地缘时代掌握至高权力的...
刘慈欣笔下的终产者结局是:二十多亿外星穷人来到地球,轻而易举征服了薄弱的抵抗,一夜之间清空了澳洲大陆的一切生灵,用作地球人类的圈养场。而被圈养的人类,则由外星文明统一发放补给。补给的标准,就是当前地球最穷的人的生活标准。刘慈欣
刘慈欣的一部《赡养人类》描写了一副人类世界未来的惨淡图景,然而现实中终产者可能实现吗?在书中,打破世界平衡的是“超等教育”,书中描述,人类世界通过生物技术,使得知识、智力、深刻的思想,甚至完美的心理和性格、艺术审美能力,等等,都成了商品,都可以买得到。”再加上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为终产者的出现奠定了...
现实中的终产者,会不会出现呢? 在直觉看来,马太效应是会产生终产者的啊,你看,富人拥有的资源比普通人多吧,所以他们肯定会越来越富有,直到占据全世界所有资源。 马太效应讲的,确实没错,但是我们除了考虑马太效应,也要考虑到一个经济学上边际收益递减的原理。 强者愈强,这没有错。就像你个头大,包子吃得比平常...
终产者设定是有问题的.一个人的消费.是有限的.别说未来.就连现在的生产力.终产者都不能消费.社会会陷入停滞甚至倒退.其实别说终产者.资本主义在后期也会因为财富高度集中而整体消费不足. 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19-03-20 19:49 收起回复 贴吧用户_5Xt1ED1 太空前夜 6 ...
所以会导致“终产者”的出现,从另一方面来讲,出现贫富差距的原因在于教育资源的不对等上面,穷人和富人所接受的就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这一点和我们现如今是何其想像。但如果要出现“终产者”,最起码要等科技再突破几次吧!反正逸世君估计是看不到了,就算“技术爆炸”,也是需要时间的嘛。
因此答案很明显:这个世界上不会出现终 产者,但是会出现类似的群体!这正是刘慈欣担心的事情。这个群体实际上就是资本主义国家中的资本家!为什么这么说呢?超等教育这玩意,出现不了,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教育确实存在差距,不过不会出现刘慈欣书中所说的完成超等教育的人和普通人差距如同人和狗一般。在现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