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鳞斜颌鲴人工繁殖亲鱼人工催产细鳞斜颌鲴又叫黄尾刁子、沙姑子等,是我国一种重要的经济鱼类。它一般生活在水体中下层,以水中有机碎屑、腐殖质、藻类及高等水生植物的枝叶等为主食,一般一冬龄可长到200克,2冬龄可达600克左右。池塘中混养,在不增加投饲施肥量和不唐文联...
细鳞斜颌鲴的繁殖技术主要包括自然繁殖和人工繁殖两个方面。自然繁殖相对简单,只要在有流水的水库、湖泊等自然水体中引入种群,它们通常能自行繁殖。繁殖季节中,适当保护有助于种群稳定和高产。流速0.2米/秒的流水刺激就能引发产卵,无需特殊条件。人工繁殖则需要一定的技术。首先,雌雄鉴别很重要。雄性在...
加,目前细鳞斜颌鲴繁殖用亲本正逐渐由野生品种转 变为养殖品种,具体来源依实际情况而定。 2.繁育年龄 细鳞斜颌鲴属于一次成熟、分批产卵的产卵类 型,正常个体2冬龄即达性成熟。个体的怀卵量随着 年龄增长而逐渐增加,2龄个体平均怀卵量3万~5万 粒/尾,3龄个体6万~7万粒/尾,4龄个体8万~10 ...
1.一种细鳞斜颌鲴的人工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于第一年的6月至12月,亲鱼放养密度控制在80kg/亩·m,日投喂2次蛋白质含量为28%的细鳞斜颌鲴亲鱼配合饲料,每次投料量为存池亲鱼体重的2~3%; (2)第二年的1月至产卵前,放养密度控制在50kg/亩·m;日投喂2次蛋白质含量为26~34%的细鳞...
细鳞斜颌鲴的人工繁殖试验
细鳞斜颌鲴(PlagiognathopsmicrolepisBleeker,俗名黄条)人工繁殖技术,目前尚无国家 规程和行业规程。本规程是根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芜湖市水产技术推广中心和芜湖县六郎 鱼种场多年的繁殖实践而新制定。 本规程由安徽省农业委员会渔业局提出。本规程 起草单位: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本规 程归口单位:...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细鳞斜颌鲴的人工繁殖方法,属于水产养殖领域,步骤包括:前期放养、后期放养、人工催产、受精卵脱粘,放养过程中所用亲鱼配合饲料的蛋白质含量为26~34%,后期放养投料量为存池亲鱼体重的3~5%,人工催产药物采用PG+LRH-A2+0.7%氯化钠溶液的组合物,受精卵用黄泥浆水进行脱粘。本发明通过采用科...
淡水鱼类养殖新对象细鳞斜颌鲴(简称斜颌鲴)的生产评价 斜颌鲴在我国分布很广,它栖息在水体的中下层,并常以其较发达的下颌角质边缘在石面或泥表刮取食物.据有关资料记载,斜颌鲴是以水生高等植物的枝叶及硅藻,丝状藻类为主要... 本刊编辑部 - 《水生生物学报》 被引量: 0发表: 1977年 ...
细鳞斜颌鲴人工繁殖
9. 细鳞斜颌鲴的生物学特性与资源利用 10. 葛氏鲈塘鳢工厂化人工繁殖技术研究 11. 斑海豹的人工繁殖和饲养管理 12. 小龙虾池套养细鳞斜颌鲴试验 13. 介绍一种优良的养殖对象--细鳞斜颌鲴 14. 蟹池套养细鳞斜颌鲴青苔少效益高 15. 大鳞副泥鳅人工繁殖技术研究 推荐文献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