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习细菌的芽孢染色法。(2)学习细菌的鞭毛染色法。(3)学习细菌的荚膜染色法。二、实验原理 1、芽孢染色的原理 细菌的芽孢壁厚而致密,透性低,着色和脱色都较难;而菌体易着色和脱色。根据芽孢这一特点,用着色力强的染料将菌体和芽孢都染上颜色,加热,以促进芽孢着色,然后水洗,菌体脱色而进入芽孢...
芽孢染色是利用细菌的芽孢和染料结合的原理,将芽孢染成与菌体不同颜色的方法,以区别菌体和芽孢。荚膜染色 荚膜染色是利用荚膜对染料的通透性不同,使荚膜与菌体之间形成明显对比,从而观察荚膜的存在和形态。学习染色操作方法 芽孢染色操作 将待染色的菌液涂在载玻片上,用适当染料进行染色,再用适当溶剂脱色,最后...
2.染色液和试剂 :Tyler法染色液、用滤纸过滤后的绘图墨水、复红染色液、黑素、6%葡萄糖水溶液、1%甲基紫水溶液、甲醇、20%CuSO4水溶液、香柏油、二甲苯。 3.器材:载玻片、玻片搁架, 擦镜纸、显微镜等。 (三)方法 推荐以下四种染色法,...
肺炎球菌荚膜染色 钾细菌荚膜染色 三、材料:1、菌种:枯草芽孢杆菌、钾细菌;2、染色液:孔雀绿、蕃红溶液、甲醇、生理盐水等;3、器材:试管夹、酒精灯、接种针、载玻片、显微镜、香柏油、二甲苯、擦镜纸等。钾细菌(Bacillusmucilaginosus)胶质芽孢杆菌 四、操作步骤:(一)芽孢染色 ⑴取枯草杆菌制成涂片、干燥、...
荚膜是包围在细菌细胞外的一层粘液状或胶 质状物质,其成分为多糖、糖蛋白或多肽。由于 荚膜与染料的亲和力弱、不易着色;通常用衬托 染色法染色。使菌体和背景着色,而荚膜不着色,在菌体周围形成一透明圈。由于荚膜含水量高,制片时通常不用热固定,以免变形影响观察。11.04.2021 3 三、器材 1、菌种枯草芽孢...
至于荚膜的染色方法,最简单的方式是印度墨汁负染。具体操作为:将墨汁滴在菌液上,然后用盖玻片压平即可。这种方法适用于观察荚膜的形态和结构。无论是芽孢还是荚膜的染色,都需要注意染色时间和脱色时间的控制,以保证染色效果。同时,在操作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实验室安全规范,避免染液溅到皮肤或眼睛。此...
细菌的芽孢染色、荚膜染色和运动性观察 滕能礼食品13102班201313040237 一.引言 芽孢是细菌生长到一定阶段后在菌体内产生的休眠体,芽孢的形状、在芽孢囊内的位置、芽孢囊是否膨大等特征是鉴定细菌的依据之一。荚膜是某些细菌表面的特殊结构,是位于细胞壁表面的一层松散的粘液物质,荚膜也是细菌分类和鉴定的依据之一。细菌...
细菌荚膜染色法课件 热度: 实验二细菌的革兰氏染色及芽孢染色法 热度: ••1.1. ••2.2. ••3.3.。。 1.1.芽孢染色芽孢染色:芽孢壁厚、透性低,不易着色,单染:芽孢壁厚、透性低,不易着色,单染 时,不着色或染色很浅。用着色力强的染色剂孔雀时,不着色或染色很浅。用着色力强的染色剂孔雀 ...
内容:1.细菌的芽泡染色。 2.细菌的荚膜染色。 二、实验材料和用具 枯草芽孢杆菌、褐球固氮菌的斜面菌种。 二甲苯、香柏油、蒸馏水、5%孔雀绿水溶液、0.5%沙黄水溶液(或0.05%碱性复红)、绘图墨水(用滤纸过滤后备用)、95%乙醇、石炭酸复红染液; 显微镜、接种环、酒精灯、载玻片、盖玻片、小试管(l×6.5cm)、烧...
1、二、原理:二、原理: (一)芽孢染色(一)芽孢染色 1、芽孢:某些细菌(多为革兰氏染色阳性杆菌)在一定生长阶段或环境条件下,细胞正常代谢、分裂停止,胞质浓缩,在细胞内形成一个圆形、椭圆形或圆柱形,对不良环境有较强抵抗能力的特殊结构。由于在细胞内,也叫内生孢子内生孢子(Endospore)。第1页/共15页 2、芽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