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毒素和外毒素的区别主要是来源不同、成分不同、稳定性不同等。 1、来源不同:内毒素主要来源于革兰氏阴性杆菌死亡后,菌体破坏释放出来的产物。外毒素主要来源于革兰氏阳性细菌。 2、成分不同:内毒素的主要成分是脂多糖,是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壁中的一种成分。外毒素的主要成分是可溶性蛋白质,是革兰氏阳性菌及部分革...
细菌内毒素和外毒素的区别,在于它们的来源、释放方式、化学组成、稳定性和抗原、毒性作用等都不同。1、来源:外毒素来源于革兰氏阳性菌和少数的革兰氏阴性菌,而内毒素来源于革兰氏阴性菌;2、释放方式:外毒素由活细菌释放至细菌体外,内毒素为细菌细胞壁结构的成分,在细菌崩解之后才会释放;3、化学组成:外毒素主要是蛋白...
一、来源 内毒素:主要来源于革兰氏阴性菌的细胞膜,是细菌细胞壁结构的成分,在细菌崩解或死亡后才会释放。 外毒素:主要来源于革兰氏阳性菌和少数革兰氏阴性菌,是细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分泌到细胞外的代谢产物。 二、释放方式 内毒素:作为细菌细胞壁的一部分,在细菌死亡或崩解后才释放到环境中。 外毒素:由活细菌主动...
1、细菌的外毒素主要来源于革兰氏(+)菌,少数来源于革兰氏(-)菌,而内毒素来源于革兰氏(-)菌。2、外毒素是细菌在存活状态下释放出来的,而内毒素是细菌死亡后裂解释放出来的。3、外毒素的化学成分是蛋白质,内毒素的化学成分是脂多糖。4、外毒素的毒性作用强,内毒素的毒性作用较弱。5、外毒素不耐热,内毒素耐热。6...
内毒素 产生:细菌死亡崩解后释放;化学组成:脂多糖(类脂A);抵抗力;耐热、稳定;甲醛处理:不能脱毒;毒性弱;致病作用:无特异性,各菌内毒素成分基本相同故均可引起发热、休克、DIC等;产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抗原性较弱。外毒素 产生:生活过程中分泌到体外;化学组成:蛋白质:抵抗力:不耐热、不稳定; 反馈 收藏 ...
答:外毒素:由活的细菌释放至细菌体外,以革兰氏阳性多见,蛋白质(分子量27000~900000)不稳定,60℃以上能迅速破坏,毒性作用强,微量对实验动物有致死作用,各种外毒素有选择作用,引起特殊病变,不引起宿主发热反应,抑制蛋白质合成,有细胞毒性、神经毒性等。抗原性强,可刺激机体产生高效价的抗毒素,经甲醛处理,可脱毒成为类...
内毒素与外毒素的主要区别如下表: 内毒素 外毒素 来源 革兰氏阴性细菌 革兰氏阳性细菌及革兰氏阴性细菌 存在部位 胞壁成分,裂解后释放 胞浆内合成分泌至胞外,细菌溶溃后释放 化学性质 脂多糖 蛋白质 稳定性 160℃2-4小时才能破坏 60-80℃,30分钟破坏 毒性作用 较弱,各菌的毒性效应 较强,对组织器官有选择性...
(1)外毒素:①革兰阳性菌及部分革兰阴性菌产生(1分);②由活菌分泌出,少数菌体裂解后释出(1分);③化学成分为蛋白质(1分);④不耐热,60~80℃30分钟被破坏(1分);⑤毒性作用强,对组织器官有选择性毒性作用,引起特殊临床表现(1分);⑥免疫原性强,可刺激机体产生抗毒素,经甲醛脱毒形成类毒素(1分)。(2)内毒素...
答:细菌外毒素与内毒素的主要区别如下表: 区别要点 外毒素 内毒素 来源 革兰阳性菌与部分革兰阴性菌 革兰阴性菌 存在部位 从活菌分泌出,少数菌崩解后 细胞壁组成成分,菌裂解后释放出 化学成分 蛋白质 脂多糖 稳定性 60℃~80℃,30min被破坏 160℃,2h~4h才被破坏 毒性作用 强,对组织器官有选择性毒害效应,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