纹枯病是由立枯丝核菌侵染所引起 主要发生在叶鞘和叶片上。发病初期,先在近水面的叶鞘上发生椭圆形暗绿色的水渍状病斑,以后逐渐扩大成为云纹状,中部灰白色,潮湿时变为灰绿色。茎秆:初生灰绿色斑块,后绕茎扩展,可使茎秆一小段组织呈黄褐色坏死,病重时可折倒。穗部 :受害部呈湿润状,青黑色后期颖片干枯,重...
在小麦苗期,也是防治纹枯病的一个重要时期,常用的药剂有噻呋酰胺、井冈霉素、苯甲丙环唑、吡唑醚菌酯、肟菌酯·戊唑醇、己唑醇、烯唑醇、多菌灵等药剂。这些药剂都具有非常好的内吸性,可在小麦返青后至拔节前进行喷施,药剂能通过茎叶传输到植株的根茎部,将危害小麦的病菌杀灭。也可防止病菌的扩展和蔓延。...
井冈霉素:井冈霉素是一种广谱、高效的农用抗生素,对水稻纹枯病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使用时,可按照推荐剂量兑水喷雾,重点喷施水稻中下部,注意轮换用药,避免产生抗药性。噻呋酰胺:噻呋酰胺是新一代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类杀菌剂,具有高效、广谱、低毒、持效期长等特点。对水稻纹枯病有特效,且对水稻安全。使用时,同...
农业技术科普|水稻纹枯病识别与防治技术 水稻纹枯病是我省水稻主要病害之一,由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引起,主要为害水稻叶鞘和叶片。叶鞘发病,自近水面处叶鞘开始出现水渍状、暗绿色斑点,逐渐扩展成云纹状褐色病斑;后期病斑中部枯白色,边缘暗褐色,严重时病斑汇...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防治药剂及其特点:1. **多菌灵** - **特点**:多菌灵是一种广谱内吸性杀菌剂,能有效抑制和杀死多种病原菌,包括导致玉米纹枯病的真菌。 - **使用方法**:按照产品说明书推荐的剂量和方法使用,注意不可与碱性物质混用,以免影响药效。 - **注意事项**:严格遵守施药间隔期,避免...
- **井冈霉素**:作为传统防治水稻纹枯病的有效药剂,井冈霉素具有内吸性强、持效期长的特点,对水稻安全,对纹枯病菌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但长期使用易产生抗药性,建议与其他药剂交替使用。- **噻呋酰胺**:新型杀菌剂,具有广谱、高效、低毒、持效期长的特点,对水稻纹枯病有优异的防治效果,且对水稻安全。其内...
纹枯病,是由立枯丝核菌侵染引起的一种真菌病害。是水稻发生最为普遍的主要病害之一,一般早稻重于晚稻,往往造成谷粒不饱满,空壳率增加,严重的可引起植株倒伏枯死。常见于水稻、小麦、谷子等禾本科植物。词目释义 无性态RhizoctoniasolaniKühn称立枯丝核菌,属半知菌亚门真菌。致病的主要菌丝融合群是AG-1占95%以上,...
小麦纹枯病在田间发病过程可分5个阶段,即冬前发生期、越冬静止期、返青上升期、拔节盛发期和抽穗后白穗显症期。(图片来自网络)(1)冬前发生期。小麦在土中发芽时,接触土壤的叶鞘被纹枯菌侵染,症状多发生在土表处或略高于土面处,造成芽枯死、或不出苗。(2)越冬静止期。随着外层病叶枯死后,加之冬天...
小麦纹枯病一种传染性很强的土传真菌性病害,高温多湿的环境容易多发,3-4月正值小麦返青拔节期,加上近期天气影响,容易感染纹枯病。其主要危害小麦的茎秆和叶片,严重时可导致小麦减产。在小麦返青拔节期,纹枯病的发生较为普遍,需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纹枯病识别要点 症状特点: 小麦纹枯病在小麦全生育期均可出现...
2、小麦纹枯病、根腐病和茎基腐病都属于真菌性病害,农户可用戊唑醇、三唑酮、苯醚甲环唑、丙环唑、吡唑醚菌酯等药剂。同时,还能预防锈病、白粉病等。也有一些农户在返青之后喷施增产套餐,一定选择防虫防病效果较好的套餐。 3、这几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