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纳西族使用的文字。原有两种文字:一种是表意的象形文字叫东巴文;另一种是表音的音节文字叫哥巴文。用这些文字记下了不少诗歌、传说、故事和宗教经典等,但在群众中未能推广使用。简介 1957年3月,设计了一种以拉丁字母形式为基础的纳西拼音文字方案,并在同年召开的云南省第一次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科学讨论会上...
东巴文是纳西族从古至今使用的文字,纳西族分布于西藏的东部与云南的北部,当地语言把东巴文称为“司究鲁究”,意为写在木头与石头上的印记,也有人将其理解为用木头和石头刻画下来,看到什么就画下什么,这恰好揭露了其作为象形文字的原始本质。东巴文 东巴文的文字结构甚至比甲骨文还要原始,之所以这么说并不意味...
纳西东巴象形文字是目前唯一还在少数范围内使用的文字,真的是一种活着的象形文字!读方国瑜的手稿,可以窥见纳西族的社会、历史和文化生活,甚至能窥见西南或者上古生活的诸多信息。方国瑜先生在193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回乡后潜心钻研象形文字。在东巴教门长老和士贵及东巴和宗道的帮助下,他翻译了《人类来源》,...
纳西语,一般归入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有学者认为纳西语界于羌语支与彝语支之间)。纳西语分为西部、东部两大方言。使用西部方言者约有26万人,占总人口的87%。纳西语的基本语序:主语——宾语——谓语(s——o——v)。 东巴文字 一般认为,纳西族有两种传统文字:东巴文和哥巴文。
文字 纳西族由祭司东巴用来书写经书的两种文字。一种是图画象形文字,纳西语称之为“斯究鲁究”(serjellvjel),意思是“木石上的痕记”(又译为“木石之标记”或“木石之记录”),绝大多数的东巴经用这种文字写成。东巴所使用的另一种文字称“格巴”(ggeqbbaq,),它是一种表词的音节文字,当文字记录语言...
纳西族有自己的语言,纳西语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纳西族在历史上创制了东巴文字。纳西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丽江地区,以及贵州、四川、西藏等地区。纳西族语言具有独特的特色,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象形文字:纳西族创制的东巴文字是一种图画象形文字,具有三千多个单字,是世界上唯一仍在使用的象形文字。这些文字...
东巴文,即纳西象形文字,纳西语称"司究鲁究",直译为"木迹石迹",包含两层意思:一是“留记在木头石头上的迹印”;二是“木石之痕迹”,可引申为见木画木,见石画石。因这种文字大多只由东巴掌握,用来撰写经典,所以又称它为"东巴特额",意即东巴文。东巴文创始于唐代,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大约有...
纳西东巴文字,这一源自东巴文化时期的古老文字,不仅是纳西族文明的见证者,更是他们珍视文化传承的象征。这些神秘符号,历经千年传承,如今已成为纳西族文化的璀璨瑰宝。东巴文字的字形结构独特而神秘,每个字由多个线条和符号巧妙组合而成,展现出一种独特的美感。这些字形结构不仅蕴含着东巴文化的深邃内涵,更是一种独特的艺...
东巴文字是由纳西人所创制的一种象形文字,在国内学术界又被称为东巴文、东巴象形文或“纳西象形文”,而在国外则多被称为“纳西象形文”。它在纳西语中称作“斯究鲁究”(ser jel lv jel),意为“木石上的痕记”或“木与石的记录”。 据不完全统计,这种图画象形文字大约有3000多个单字,从文字形态而言,它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