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7年发现Fe₃O₄纳米粒子的类酶活性以来,纳米酶以其催化活性高、成本低、反应条件温和、稳定性好及适合大规模生产等优点,成为天然酶最具潜力的替代品。近年来,随着纳米医学和纳米催化的交叉融合,基于纳米酶的治疗策略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因为酶催化反应可以在肿瘤微环境中触发,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具有底物特...
纳米酶通过多种策略有效地控制生物膜。首先,有氧化酶/过氧化物酶活性的纳米酶可以直接失活生物膜中的微生物主体,从而根除整个生物膜。其次,具有水解酶活性的纳米酶可以水解细胞外聚合物,例如eDNA和多糖,从而破坏生物膜的完整性。最后,纳米酶可以淬灭群体感应信号分子,从...
郑州大学河南医学院王建教授、陈雪梅教授与江冰副教授团队合作,总结了近年来纳米酶在缺血性卒中和创伤性脑损伤应用的最新进展并形成综述文章。 缺血性中风和TBI是由脑部血流突然中断或外力冲击导致的脑损伤,这类伤害通常会引起活性氧(ROS)的大量产生,进而导致细胞死亡和...
简单来说,纳米酶作为一种人工酶,近年来由于纳米技术、生物技术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纳米酶具有成本低、稳定性高、易修饰、催化活性可调等诸多独特优点,被看作是天然酶的潜在替代品,已广泛应用于生物传感、生物成像、抗菌、抗氧化、治疗、环保等领域。 研究人员们一直在不断探索新的制备方法和材料,...
目前已经报道的金属和金属氧化物纳米酶可主要分为氧化还原酶家族和水解酶家族。上海交通大学崔大祥课题组在本综述中,在概述其特性和合成方案的基础上,首先介绍了具有类氧化还原酶活性的纳米酶的催化机理以及内在活性调节机制。之后,对于近年来金属和金属氧化物纳米酶在生物分析、消炎、抗菌和抗癌领域的主要应用方向和...
近日,北京理工大学材料学院梁敏敏教授与中科院生物物理所阎锡蕴院士在国际顶级期刊《Accounts of chemical research》(影响因子21.661)上对纳米酶进行了全面综述。文章概述了纳米酶的发展历程、性能优势及现有的局限性,指出纳米酶同时具有的酶催化特性及纳米材料特有的光、电、磁等理化特性,使得纳米酶特别适合作为多功能探针...
近日,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研究员阎锡蕴(通讯作者)在Accounts ofChemicalResearch上发表了题为“Nanozymes: From New Concepts, Mechanisms, and Standards to Applications”的综述。这篇综述覆盖了各种类型的纳米酶及其在生物传感、疾病诊疗以及环境检测中的应用。同时该综述基于目前的纳米酶理论基础,评价纳米酶性能的标准并对...
纳米酶是一类模拟天然酶的纳米材料,具有生物催化功能。氧化酶是一种氧化还原酶,在分子氧存在下氧化氢供体底物。近年来,已有许多关于各种表现出氧化酶模拟活性的纳米材料的报道,氧化酶模拟目前已成为研究最广泛、应用广泛的酶特性之一。考虑到氧化酶模拟物的重大进展和良好前景,本综述根据其底物和其合成的简要介绍对氧化...
2013年,魏辉和汪尔康院士在其发表于Chem. Soc. Rev.的纳米酶综述中,将纳米酶这个概念进一步定义为“具有类酶特性的纳米材料”。纳米酶的发现改变了以往人们关于无机纳米材料是一种生物惰性物质的传统观念,揭示了纳米材料内在的生物效应及新特性,丰富了模拟酶的研究,也大大拓展了纳米材料的应用范围。与天然酶或者传统...
近日,南京大学魏辉教授在Analytical Chemistry发表题为“Nanozyme-Enabled Analytical Chemistry”的综述文章。 作者首先总结了“纳米酶”在分析化学中的进展。具有过氧化物酶活性和氧化酶活性的纳米酶可用于传感。原则上,较高的活度降低了检测限(LOD),而较好的选择性排除了其他干扰,为分析化学提供了基础。讨论制备高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