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药物载体具有广泛的分类,主要根据其形态结构、材料组成及功能来进行分类。 按照形态结构可以将纳米药物载体分为以下几类: 1.纳米颗粒:包括纳米球、纳米棒、纳米片等不同形状的纳米颗粒。它们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可以实现较高的药物载荷量。同时,其尺寸可调,表面性质和功能化修饰也较容易实现,便于药物的靶向传递...
这是近几年正在发展的一类新型的纳米载体,可有目标地合成水溶性嵌段共聚物或接枝共聚物,使之同时具有亲水性基团和疏水性基团,在水中溶解后自发形成高分子胶束(polymeric micelles),完成对药物的增溶和包裹,因为具有亲水性外壳及疏水性内核,适合于携带不同性质的药物,亲水性的外壳还具备“隐形”的特点。目前研究较多的是...
主要分为四类:基于脂质体的纳米颗粒、聚合物纳米颗粒、无机纳米颗粒和天然载体纳米颗粒。 ⑴ 基于脂质体的纳米颗粒(nanoliposome) 基于脂质体的纳米颗粒是研究最多的纳米药物载体之一,它是一类具有双分子层结构的球状载体,直径在25~1000nm范围内(图2) 优势:既可以包载水溶性药物又可以包载脂溶性药物;具有可修饰性...
3 纳米药物载体根据物质组成类别分类 从物质组成及结构的角度来看,纳米粒子可分为3类:无机纳米材料,有机纳米材料和无机/有机复合纳米材料。 3.1 无机纳米载体 无机纳米药物载体近几年才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这归因于它独特的尺寸、形状和其光电等特性。无机纳米载体主要包括金属纳米载体和非金属纳米载体,金属纳米载体主...
根据脂质纳米粒结构和载药机制的不同,可将其分为:固体脂质纳米粒、纳米结构脂质载体、脂质-药物共轭物、聚合物脂质杂化纳米粒。 图2 四种脂质纳米粒结构示意图 3.1 固体脂质纳米粒(SLN) 固体脂质纳米粒(Solid Lipid Nanoparticles,SLN)由固态天然或合成的脂质包载药物形成固体胶质给药系统,是第一代脂质纳米粒。固体...
自Bruchez. Nie等人1998年分别在Science杂志报道量子点可用于生物成像分析以来,纳米材料作为新型荧光探针在离子监测、小分子分析、病毒检测、细胞成像、活体诊断等方面都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到2016年12月,这两篇发表在Science上的论文被引用均超过7500次。以纳米( nano*)、荧光(fluorescence)和探针(probe)为主题词在...
纳米药物分类 由于颗粒的纳米级,纳米药物可以直接与靶细胞或病变细胞发生内吞作用,从而提高疗效[2]。纳米药物基本分为两大类:药物纳米化、纳米药物载体。 1 药物纳米化 药物纳米化指采用特定制备方法直接将原料药等加工成纳米尺度的颗粒,然后再制成适用于不同给药途径的不同剂型。其中,常以药物活性物质为原料,通过...
纳米药物分类 由于颗粒的纳米级,纳米药物可以直接与靶细胞或病变细胞发生内吞作用,从而提高疗效[2]。纳米药物基本分为两大类:药物纳米化、纳米药物载体。 1 药物纳米化 药物纳米化指采用特定制备方法直接将原料药等加工成纳米尺度的颗粒,然后再制成适用于不同给药途径的不同剂型。其中,常以药物活性物质为原料,通过...
纳米药物载体是指以天然或合成的高分子聚合物(以下简称聚合物)、脂质材料、蛋白类大分子、无机材料等作为药物递送的载体材料,基于特定的制备工艺,将原料药包载、分散、非共价或共价结合的方式与纳米载体结合形成的具有纳米尺度的颗粒。主要分为四类:基于脂质体的纳米颗粒、聚合物纳米颗粒、无机纳米颗粒和天然载体纳米颗...
纳米药物载体是指以天然或合成的高分子聚合物(以下简称聚合物)、脂质材料、蛋白类大分子、无机材料等作为药物递送的载体材料,基于特定的制备工艺,将原料药包载、分散、非共价或共价结合的方式与纳米载体结合形成的具有纳米尺度的颗粒。主要分为四类:基于脂质体的纳米颗粒、聚合物纳米颗粒、无机纳米颗粒和天然载体纳米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