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对纳米细菌的描述是在1992年,它是一种0. 1μm大小的能自我复制的球形微粒。Kajander E. O.等在调查牛血清培养失败时发现了纳米细菌,特殊的培养条件导致了一种具有细胞毒作用的生物被膜,这种生物膜包含了一种革兰染色阴性基因序列为16s rRNA的颗粒,这些颗粒被命名为“纳米细菌”。纳米细菌是直径约为80~500 ...
纳米细菌是革兰阴性菌,呈球状或球杆状,细胞壁厚,无荚膜与鞭毛结构,约20-200,可通过0.1-0.4μm的滤菌膜,体积极小,通过电子显微镜和其它的高分辨率显微镜(如原子显微镜)可发现。纳米细菌在pH7.4和生理性钙磷浓度中能形成羟磷灰石碳酸盐结晶,产生坚硬的钙化外壳覆盖于菌体周围,在高温、强酸等条件下仍能存活。纳米细菌...
纳米细菌是一种具有细胞壁的微生物。其体直径约为200纳米,是可于正常光学显微镜下成像的物件最小尺寸,大大低于细菌的理论下限。1996年,尚未发现纳米细菌时,这个大小被假定的理由是“现时所知生物需要用到的最小体型”。 有关它们为生命体的报告是相当具冲击性的。假如这些微小的东西是生存著的,那么就意味着一种与...
人们已经在血液中发现了纳米细菌,并且已经知道纳米细菌可以通过肾脏排出体外,这是纳米细菌感染动脉或其它软组织之前被人体清除的一种方法,这样一来,纳米细菌被排出体外的过程中,它们在肾脏和尿中的浓度很大可能感染人体肾脏、膀胱和前列腺,其中一个重大问题就是导致肾结石。现在研究表明90%的肾结石含有纳米细菌,斯...
“纳米”细菌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纳米细菌(nanobacteria,Nb)是近年来才被发现的超微细菌.纳米细菌体积极其微小,其最小直径仅50nm。
我们都知道纳米细菌之所以会在人体血管壁生存主要是会生成保护膜,这层保护膜是用来防御免疫细胞的攻击,如果能把保护膜溶解掉,让纳米细菌无处可藏,就可以彻底清除纳米细菌。研发人员发现一些营养素组合在一起,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和草本植物等以及营养用量的均衡能有地把纳米细菌从它的钙化保护壳中释放出来并将其...
研究显示钙化性纳米微粒为革兰氏染色阴性,直径50-500nm,呈球形或椭球形,无荚膜和鞭毛,扫描电镜下其大小和形态与肾结石中最小的磷灰石单元非常类似。一项关于纳米细菌是否为生命的更有力的否定证据为对牙菌斑的研究。纳米细菌已经被假设与牙菌斑有关。这些研究能够说明在...
恐怖的纳米细菌难以杀死 2001年5月份,在美国第101届微生物学大会上,已经警告医学界,人们之前生产的含有血清的疫苗很可能感染了纳米细菌,为此,疫苗生产单位必须用纳米过滤膜来过滤疫苗,并用一定量的伽马射线照射后,疫苗才能用于医疗。 因为纳米细菌一旦侵入,我们身体的免疫系统对于这些微小杀手一点办法都没有,只能任由它...
就人体而言,纳米细菌是一种病原体,我们知道病原体会感染人体,破坏细胞,我们的免疫系统会把纳米细菌认定为病原体,对其攻击,就像对付那些有害细菌和病毒一样,临床研究表明人体免疫系统会对纳米细菌产生抗体,由此研究人员评估一个人血流中,针对纳米细菌产生的抗体数量,来衡量人体对纳米细菌的免疫反应。研究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