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可形成VH或VHH结构域,每种结构域的互补位存在一定差异(图3),其本质就是在没有VL的情况下,通过V-D-J基因重组独立组装,然后结合在一起,产生无数可能的互补位结构,进而形成多种抗原结合位点,因此也产生了多种不同的抗原结合特异性。
高渗透性的纳米抗体可进入致密的组织,而多余未结合的纳米抗体很快被清除,这有利于疾病的诊断。此外,纳米抗体也适合作为胞内抗体靶向胞内乃至核内蛋白。一种特殊的胞内抗体Chromobody,结构为纳米抗体与荧光蛋白融合,可以用于监测胞内生化过程。 (4)表达高效、纯化简单。纳米抗体结构简单,适合于原核和各种真核表达系统进...
纳米抗体(nanobody,Nb)是由骆驼科等动物体内天然缺失轻链的重链抗体可变区所形成的单域抗体,具有高亲和力,高稳定性,高表达量以及低免疫原性,较低生产成本等特点,在医学治疗,诊断及食品安全检测等领域备受关注.近年来关于纳米抗体的结构特点及其抗原结合活性方面的研究成果较多,为从微观层面认识纳米抗体优良特性的结构...
同样,VHH抗体对于监测食品和饲料中的霉菌毒素特别有用,因为它们易于基因工程改造,并且具有卓越的稳定性。纳米抗体已被用作结构、细胞和发育生物学的一种精密的研究工具。纳米抗体主要由羊驼免疫产生,但其他驼科动物,比如骆驼免疫也可产生。 免疫原种类及特点:纳米抗体的制备过程,需要高质量的免疫原刺激,使驼科动物产生...
1 纳米抗体的结构特点 Nb由3个高变区域的抗原互补决定区(complementarity-determiningregions,CDRs)和4个框架区域(frameworkregions,FRs)组成,形状扁长且十分紧凑,暴露出的凸形互补位可以进入Abs难以接近的蛋白质表面空洞或裂缝。蛋白质的表面空洞或裂缝通常可以很容易地被Nb的长互补决定区CDR3识别。
1 纳米抗体的结构特点 Nb由3个高变区域的抗原互补决定区(complementarity-determiningregions,CDRs)和4个框架区域(frameworkregions,FRs)组成,形状扁长且十分紧凑,暴露出的凸形互补位可以进入Abs难以接近的蛋白质表面空洞或裂缝。蛋白质的表面空洞或裂缝通常可以很容易地被Nb的长互补决定区CDR3识别。
纳米抗体的结构特点 与常规单克隆抗体的VH折叠结构相似,纳米抗体的晶体和水溶性结构两个β片层组成支架。VHH的CDR3区较长,人和小鼠抗体VH的CDR3区平均长度为9-12个氨基酸,VHH的CDR3区为16-18个氨基酸。可变区的扩大能够形成更丰富的抗原结合构象,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轻链缺失导致结合力下降的不足,从而使得纳米抗体...
纳米抗体是在骆驼科及鲨鱼科动物血清中大量存在的一种天然抗体,与常规单克隆抗体相比,纳米抗体缺失轻链,其重链可变区VHH的CDR3区较长,是目前已知的可结合抗原的最小单位。特殊的结构特征和性质赋予了其一些其它常规抗体或抗体片段所不具有的特性。本文将从纳米抗体的发现,结构特点,生化特性及药物研发现状四个方面做一...
纳米抗体的结构特点 与常规单克隆抗体的VH折叠结构相似,纳米抗体的晶体和水溶性结构两个β片层组成支架。VHH的CDR3区较长,人和小鼠抗体VH的CDR3区平均长度为9-12个氨基酸,VHH的CDR3区为16-18个氨基酸。可变区的扩大能够形成更丰富的抗原结合构象,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轻链缺失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