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要从1993年说起。那年,比利时科学家Hamers-Casterman团队报道了在骆驼的血液中存在一种与常规抗体极其不同的抗体,它们天然缺失轻链,分子量只有12~15 KDa (图一)。虽然体积仅仅是常规抗体的1/10,但纳米抗体表现出的细胞渗透性和亲和力均远超于常规抗体。这引起了科学家们的极大兴趣。后来,科学家们又在鲨鱼...
如上表可以看出,纳米抗体应用上的优缺点是和其结构密切相关的,例如纳米抗体具有体积小分子量低的特点,相应的其组织穿透性好,具备治疗实体瘤的潜力,但是同时由于其体积小且没有FC结构,其不具备ADCC/ADCP/CDC等抗肿瘤效应以及具有血液清除速度快的特点(半衰期通常在1-3小时不等),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该药物在治疗领域...
纳米抗体(Nanobody, Nbs)是抗体家族的新成员,具有相对分子质量小、人源化简单、亲和力高、稳定性高、可微生物表达、免疫原性低、穿透力强、可溶性好等优势,在医学基础研究以及疾病诊断和治疗方面备受关注。 纳米抗体简介 一、概念 纳米抗体最早由比利时科学家于1993年在《...
形成了形状较小的凸状、凹槽状或口袋状等空腔,可以优先识别裂口[3],并结合这些隐藏和凹陷的抗原表位,这也是常规抗体难以识别的表位,因此,具备上述抗原结合活性是纳米抗体相较于常规抗体特有的一大优势,这也是它分子质量小但抗原结合活性强、不亚于常规抗体的原因。
总体来说,蛋白质晶体的制备与结构解析是研究蛋白质结构最直观准确的技术,明确重链抗体识别方式、关键氨基酸残基、结合位点、作用力类型等关键信息,是全面探讨纳米抗体的一级序列结构、二级折叠结构、三级空间结构与稳定性的关系与规律的重要手段,也是未来深入探究抗原抗体之...
纳米抗体(nanobody,Nb), 即重链单域抗体VHH(variable domain of heavy chain of heavy-chainantibody) ,该类抗体只包含一个重链可变区(VHH)和CH2,CH3区,相比于其他抗体,轻链天然缺失。纳米抗体晶体直径2.5nm,长4nm,是自然存在的可以和抗原结合的最小片段。
纳米抗体是只含重链可变区(VHH)的单域抗体,大小(体积)是普通抗体的1/10,是已知的可结合目标抗原的最小单位,因此被称作纳米抗体。 纳米抗体 众所周知,经典抗体分子一般被认为由两种类型蛋白质链组成:即重链(heavy chain, Hc)和轻链(light chain, Lc)。两条重链与两条轻链配对形成一个免疫球蛋白分子(immunoglobuli...
和普通抗体相比,它只包含一个重链可变区(VHH)和两个常规的CH2与CH3区(图一)。克隆其可变区,可以得到只有重链可变区组成的单域抗体,称为纳米抗体(Nanobodies, Nbs)。之后,科学家在护士鲨、大星鲨和鳐鱼等软骨鱼纲动物中也发现了类似的抗体。VHH晶体为2.5纳米(毫微米),长4纳米,分子量只有15KD(千...
抗体是一种免疫球蛋白,大多数动物和人类体内的IgG抗体为由轻链和重链组成的Y形结构,分子质量一般在150 ku左右。 纳米抗体是科学家1989年发现的一种来源于骆驼科动物体内、天然缺失轻链的重链抗体可变区,分子质量只有15 ku,是常规抗体分子质量的1/10。其蛋白质晶体结构长度为4 nm,直径为2.5 nm,是目前已知分子质量...
准确的疾病诊断是指导临床治疗的关键步骤,纳米抗体成像技术及疾病诊断研究需要较高的准确度和灵敏度,不断地应用创新使得纳米抗体(nanobody, Nb)成为疾病诊断的理想选择。 VH、VHH结构示意图 纳米抗体(nanobody, Nb)抗原结合区由单个域组成,分子量小,组织渗透性高,可快速、均匀扩散,利于其穿透致密组织发挥作用,为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