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容若是一个深情的人,他不仅对爱人深情,对朋友亦如是,他怀着赤子之心跟朋友交往,便不免遇人不淑,被别有用心的人辜负,这首词可能是他被一个朋友背叛后写给他的绝交信。首句“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秋风画扇,用汉代班婕妤的典故。班婕妤是汉成帝的妃子,因赵飞燕谗言陷害,被打入冷宫,...
曾有人做过统计,在纳兰容若创作的340多首词作中,用“愁”字多达90次,“泪”字多达65次,“恨”字多达39次,至于“断肠”、“惆怅”、“憔悴”之类的词,触目即是。 写情写愁的诗词很多,多情多愁的诗人也很多,但纳兰容若,却始终是独一无二。 关于感情: 人生若只如初见, 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 ...
后来,表妹为了自保而选择吞金自尽,这使纳兰容若更加心痛。他的父母见此情形,便认为不如尽早为儿子定下婚约,于是促成了纳兰容若与卢氏的婚事。纳兰容若起初对父母为他安排的婚姻颇为不满,然而卢氏却恰好与他心意相通,能抚慰他内心的苦闷。于是,两人谈得十分投契,最终携手走进了婚姻的殿堂。婚后,两人一直过着幸福...
纳兰容若(以下简称纳兰)和曹雪芹的爷爷曹寅共事多年,关系甚好。两家的命运就如《红楼梦》书中的四大家族一样,前盛后衰,过山车式的大反转。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小说中融入纳兰的家事,并把他当作贾宝玉的原型就很自然了。 纳兰出身于满族正黄旗,如果从血统上深究却是蒙古族人。纳兰的祖上武力征服了满族的叶赫拉拉部(...
当看到“纳兰容若”这个名字,就被深深地吸引。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纳兰性德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心人易变。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人总是在不经意间被点滴感动,也是在那瞬间直接触及你心里的震撼。所以,当我翻开《纳兰容若》...
“人生若只如初见”这句话出自清代著名词人纳兰性德(纳兰容若)(1655-1685,满族)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意思是说“事物的结果并不像人们最初想象的那样美好,在发展的过程中往往会变化得超出人们最初的理解,没有了刚刚认识的时候的美好、淡然。”“初见”固然很美,“又见”何尝不是一种更深刻的美呢?请...
赏析《木兰词 拟古决绝词柬友》纳兰容若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简析】这是一首拟古之作,是以女子的口吻控诉男子的薄情,借用班婕妤被弃以及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的典故,通过“秋扇”、“骊山语”、“雨霖铃”、“比翼连枝”这些...
纳兰性德,字容若,清朝初期词人,本名纳兰成德,因避讳太子名讳,改名为性德,为大学士明珠长子。纳兰容若之所以能写出如此细腻的诗词,是因为他自幼饱读诗书,还坚持习武,是个文武双全的人。十七岁时,他进入国子监,受到国子祭酒徐文元的赏识。徐文元觉得纳兰容若挺有才的,就把他推荐给了内阁学士徐乾学。在好几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