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本草纲目拾遗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本草纲目拾遗》,古代中医药学著作,清代医学家赵学敏编著,成书于乾隆三十年(1765年),时距《本草纲目》刊行已近两百年。其书以拾《本草纲目》之遗为目的,共十卷,载药921种,其中《本草纲目》未收载的有716种,包含了不少民间药材,如冬虫夏草、鸦胆子、...
实际上,《本草纲目拾遗》是《本草纲目》的延伸,共分为十卷,按照水、火、土、金、石、草、木、藤、花、果、谷、蔬、器用、禽、兽、鳞、介、虫等多个类别进行详细分类。书中引用了六百多种文献,对《本草纲目》中的药物进行了详尽的补充和修订,新增了七百一十六种药物,其中包含了大量民间医药知...
《本草纲目拾遗》,古代汉族药学著作。赵学敏编著于(公元1765年,清乾隆30年)。该书是在《本草纲目》刊行100余年之后编著的。其目的是拾《本草纲目》之遗。全书共10卷,载药921种,其中《本草纲目》未收载的有716种,绝大部分是民间药,如冬虫夏草、鸦胆子、太子参等,还有一些外来药品,如金鸡纳(喹啉)、日精油、香草、...
纲目龙眼核主治,多言其肉,至其核之功用最广,只载其能治胡臭,他皆未之及,又不及其脑漏黄氏医抄∶用广东圆眼核,入铜炉内烧烟起,将筒熏入患鼻孔内,数次即愈。 一切疮疥高只元传世方∶用龙眼核存性,麻油调敷即愈。 治癣祝氏效方∶圆眼核两个、去外黑皮捶碎,雄黄、硫黄、密陀僧、枯矾、川椒末,各三蘸...
在《本草纲目拾遗》中,这样记载:白蜡面上,年久积尘,埽下贮用,治瘵虫。瘵虫是个什么鬼?它是传说中的一种眼睛看不见的毒虫,这种毒虫侵入人的身体后,就会造成肺痨(肺结核)的毛病,白蜡上的尘土能治疗肺结核,那么还要青霉素等抗菌素做什么?2、御沟金水 这个御沟金水看似高大上,其实你绝对想不到,它...
按象有家、野二种,京师者,食俸料;滇广山产者,食竹木杂草。入药以野象粪良。京象粪,销皮坊皆多取溅黄貂、黄野狼,能令毛黑如漆。纲目象下,凡牙、肉、睛、皮、胆、骨俱入药,不及其粪,为补之。 治鹅掌风,以象粪烧熏,自愈。 起死回生散李文炳经验广集∶治痘疮至七、八日,忽然变黑,收入腹内,遍身抓...
《本草纲目拾遗》 清·赵学敏撰,成书于乾隆三十年(公元1765年),又续加补订而毕于嘉庆八年(1803),至赵学敏死后,于同治三年(1864)方得初刊。以后则有多次重刊。 赵学敏,字恕轩,钱塘(今杭州)人。 本书专为收录《本草纲目》一书所未载之药物而作,故名“拾遗”,共载921种药物(包括附品药205种)。其中新增...
《本草纲目-拾遗》记载—化州橘红 #化州特产橘红#本草纲目-拾遗》记载 化州橘红最早记载是在《本草纲目-拾遗》一书中,作者是赵学敏,清代著名的医学家,他的医学成就巨大。该书在《本草纲目》发行后100余年才编著的,目的是补充了本草纲目中所遗漏的中药材。赵学敏头像 书中收集了历史上各类书籍对化州橘红的记载并...
纲目主治,言其肉补虚劳,油涂汤火伤,于集解下记其鳞为妇人钿饰,不及入药功用。张佳时云∶鲥鱼须乘活时,拔划水边二鳞,尖长者佳;若死鱼鳞,便减药力。 汤火伤逢原云∶用鲥鱼鳞香油熬涂,立效。茅集之云∶鲥鱼鳞贴腿疮疼痛,立效。 治疔陈氏传方∶疔疮用鲥鱼鳞粘贴,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