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因此故,模态方面的众原理也只不过是对于在经验性使用中的可能性、现实性和必然性等等概念的一些说明,同时是对于一切范畴只许作经验性使用而不许作先验性使用的一些限制。这是因为,众范畴若不是单只具有逻辑意义,单只分析地展示思维的形式,而是关涉事物的可能性、现实性或必然性,那它们就必须涉及知识对象只在其中...
可是,既然我能指出:尽管人们可以在一个(基于纯粹范畴的)单纯理性判断的纯粹意义上容许这个唯理心理学头号命题(一切思维者都是单一的实体)具有全部客观有效性,而人们却仍然丝毫也不能在判定灵魂与物质的相异或相似方面使用这个命题,那么,这种情况将无异于说:我仿佛已把这个所谓的心理学卓见放逐到全无客观使用实在性的...
只有将这种综合用概念来表达才能得到真正意义上的知识,这就是纯粹综合(先天综合):纯粹知性对纯粹先天直观而进行的综合,即对时空的综合。 二、想象力是纯粹直观能力。 想象力的自发性与知性自发性的关系,康德未能说清的问题。 “如果想象力是自发的,那它就不是单纯的直观能力,而应当是知性能力,因为知性的特点就是...
在康德之前,数学被被普遍认为是一种标准先验知识,也是一种“分析判断”,类似1+1=2是不需要借助任何经验的,数学和几何学都是一些简单的公理和定理,构建了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而且具有高度的必然性。 但康德《纯粹理性批判》这本书里面,数学也是一种“先天综合判断”,他举了一个算术的例子,康德说,比如7+5=12,...
康德是德国著名哲学家,其学说深深影响着近代西方哲学;他的主要著作有《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以及《判断力批判》。 今天简单聊一聊他的《纯粹理性批判》,首先抛出的问题就是,究竟什么是“纯粹理性批判”: 1.“纯粹理性批判”是理性考察“人的认识能力”,努力去探究人可以知道些什么 ...
但先天知识中那些完全没有参杂任何经验性的东西的知识则称为纯粹的。可以看到,作为书名《纯粹理性批判》中的“纯粹”二字第一次出现在康德的文本中,纯粹的定义也非常清晰,那就是先天知识中那些完全没有掺杂任何经验性的东西的知识就叫做纯粹。在这一小节的最后,康德又举了个例子:于是,例如“每一个变化都有其...
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第二卷纯粹理性的辩证推论 第二章纯粹理性的二律背反 第八节 纯粹理性在宇宙论理念上的调节性原则”中提到,世界论(Kosmoslogische)理念绝不是经验的可能性及感官对象的经验性知识的原则,因而也不是什么“知性原理”,“也绝不是理性把感性世界的概念扩展到超出一切可能经验之外的构成性原则...
纯粹理性批判 把我们的内心在以某种方式受到刺激时感受表象的这种接受性叫做感性,反过来,那种自己产生表象的能力,或者说认识的自发性,就叫做知性。直观永远只能是感性的,也就是只包含我们为对象所刺激的那种方式。相反,对感性直观对象进行思维的能力就是知性。无感性则不会有对象给予我们,无知性则没有对象被思维。思维...
第三节 纯粹知性一切综合原理的系统展示⑥ 1. 驳斥唯心论 康德的唯心论是形式的唯心论或先验唯心论(观念论),笛卡尔和贝克莱的是质料的唯心论。前者认为物质世界的本质是由抽象的形式或理念所决定的,而这些形式或理念是独立于具体的物质存在而存在的(如柏拉图)。后者强调物质的存在和性质是由心灵或意识所决定的,依赖...